第918章 封印长期修复委员会的组建与十维深渊防御技术的突破(1 / 2)
《修仙纵横末世》
维度混沌深渊的临时加固结束后,十维平衡阵核心枢纽的“十维议事厅”内,一场关于“封印长期修复方案”的讨论正紧张进行。来自二十个核心维度文明的技术专家围坐在圆形会议桌旁,桌上的全息投影实时显示着深渊封印的破损数据——虽经临时加固,封印屏障仍有12处核心裂痕,十维符文的能量传导效率较完好时下降30%,若不彻底修复,未来仍有大规模混沌泄漏的风险。
阿木作为“封印长期修复委员会”的总负责人,率先发言:“临时加固只是权宜之计,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能从根源解决问题的长期方案。委员会下设三个专项小组——技术研发组负责突破深渊防御技术,能量调配组统筹各维度的能量支援,现场执行组负责后续的封印修复施工。每个小组需在一周内拿出初步方案,三个月内完成技术落地。”
各维度专家纷纷认领任务。技术研发组由高维平衡族的高研(跨维度技术专家)、暗维平衡族的暗衡(混沌净化专家)、时维平衡族的时衡(时空稳定专家)共同牵头;能量调配组由金维平衡族的金衡(能源管理专家)与本宇宙的星澈(超全域网络专家)负责;现场执行组则由凌风(十维平衡护卫队队长)与空维平衡族的空衡(空间施工专家)带领。
技术研发组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十维深渊防御技术”——现有技术无法在混沌本源能量的强侵蚀环境下长期生效,需要研发能同时抵御混沌、稳定时空、兼容十维能量的新型防御材料与封印结构。高研带领团队,将高维宇宙的“维度折叠技术”与本宇宙的“暗晶加固技术”结合,尝试打造“折叠暗晶屏障”——这种屏障能通过维度折叠增强结构强度,暗晶材质则能吸收部分混沌能量,转化为可用能源。
但首次实验就遇到了难题:折叠暗晶屏障在混沌能量的侵蚀下,维度折叠的稳定性只能维持两小时,之后就会出现结构崩溃。暗衡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混沌本源能量中含有‘时空混沌粒子’,能干扰维度折叠的频率。我们需要在屏障中加入‘时空稳定因子’,中和这种粒子的干扰。”
时衡立刻从时维宇宙调取“时维稳定晶粉”,将其与折叠暗晶材料按1:5的比例混合。重新实验时,屏障的稳定性果然大幅提升,在混沌环境中能持续维持八小时。“但这还不够。”高研皱着眉头说,“深渊封印需要长期稳定,至少要保证屏障能持续运行一年以上,我们还得优化材料配方。”
接下来的两周,研发组反复调整配方,尝试融合木维生态能量、光维净化能量等不同维度的特质——加入木维生态藤纤维后,屏障获得了自主修复能力;融入光维共鸣晶碎片后,屏障对混沌能量的吸收效率提升至60%。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十维复合防御屏障”,在模拟混沌环境中,屏障的稳定运行时间突破一年,且能通过吸收混沌能量实现自主供能,无需外部支援。
与此同时,能量调配组也制定出“多维度能量支援方案”。金衡与星澈通过全维度混沌监测网络,统计各维度文明的能源储备情况,将全联盟划分为十个“能量支援区”——每个支援区由一个能源盈余的维度文明牵头,负责向周边文明调配能量,再通过十维平衡阵的跨维度通道,集中输送至深渊封印修复现场。
“本宇宙的暗物质能量基地每月可提供15%的盈余能源,高维宇宙的高维能源库能支援20%,金维宇宙的金维矿脉也能贡献10%……”星澈在方案中详细列明各文明的支援额度,“我们还建立了‘能量应急储备池’,若某区域出现能源短缺,储备池能在一小时内进行补充,确保修复工作不会因能源问题中断。”
现场执行组则在凌风与空衡的带领下,前往维度混沌深渊进行“修复场地勘测”。他们乘坐十维平衡舰,在深渊边缘搭建了“临时修复基地”,用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