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巷人家吴珊珊(6)(2 / 3)

加入书签

时,黄玲端着一盘雪梨进来,笑着招呼吴珊珊吃。

吴珊珊离开庄家的时候,隔壁屋的林栋哲已经恢复了好心情,正全神贯注地拿着一本小人书看得津津有味。

正月十五,吴珊珊拿到了她的第五笔稿费和回信,前前后后五次加起来,稿费如今有一百五十多块钱。

如果单用来生活的话,可以用一年。

同样的,吴珊珊先给小军买了铅笔文具盒和大白兔奶糖,剩下的都存起来。

经过过年红包的事,吴珊珊和张阿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虽然因为吴建国突然的改变,张阿妹不能拿吴珊珊如何。

但平日里阴阳怪气两句还是免不了。

吴珊珊多余的眼神都不给她一个,不过对张敏,还是态度如常。

张敏打算新学期开始以后,将自己写的一篇作文和一首散文诗寄给报社试试水,吴珊珊鼓励了她两句。

元宵节过去后,年算是过完了。

在家里待了一冬天的大人小孩,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三月初,小巷中传出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各家各户要修水管了,之前用水时大家早早起来去巷口排队接水。

上个厕所也要跑个百米,去巷口的公共厕所上,别提多不方便了。

如今每家每户接一个水龙头,水电费分开算,用了多少一目了然。

免得住在一起的人家,总因为掰扯不清楚水费,彼此扯皮起龃龉。

除此之外,还在各个小院中修建一个厕所,洗澡上厕所更加便利。

第二件让小巷中父母趋之若鹜的事是关于孩子的,青年文化馆近期新增了一个名为少年宫的新部门。

少年宫中开设免费的声乐和舞蹈课程,全面开放招收有天赋的孩子。

另外还有收费的课程,比如武术、围棋象棋、绘画、播音、民族乐器等。

这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张阿妹和吴建国耳中,张阿妹第一时间把张敏叫过去,问她想不想参加考试。

吴珊珊这边没人关心,至于四岁多的吴军,还不到少年宫招收标准。

倒是宋莹,这天吴珊珊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她,宋莹便问起了这事,吴珊珊说了自己想去。

身边都是熟人这点就很不好,想要显露出一点会的东西,都得追根溯源,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出处。

因此这周周六,除了要全心准备考一中的庄图南和年纪太小的吴军外,三家的其他孩子都去参加了考试。

吴珊珊的音色、以及身体柔韧度考核结果都是最佳,不过因为只能选择一项,最后吴珊珊选择了舞蹈。

而与吴珊珊相反,张敏两项考核都没有通过,直接被刷了下来。

送张敏来考试的张阿妹脸色有些难看,小声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

随后张阿妹扯着张敏的胳膊回了家,压根就没有管吴珊珊。

吴珊珊也不介意,待张阿妹和张敏离开后她又咨询了付费的课程。

最后决定报名武术课程和民族乐器。

两门课程一年三十块钱,每周周末下午教四个小时,周六学习免费的舞蹈,两天休息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吴珊珊也不怕张阿妹会说什么,反正有吴建国压着,她翻不出什么浪来。

因此,之后的日子,吴珊珊明面上的安排是平常上课复习,准备升学考试。

周六搭乘林武峰借来的三轮车,与同样被选中的庄筱婷和林东哲一起去少年宫,吴珊珊和林东哲学舞蹈。

庄筱婷被合唱团的老师看上,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学唱歌。

周末他们俩在家,吴珊珊自己坐公交车去少年宫学武术和民族乐器。

她不在期间,吴军就找小巷中的其他孩子或是去跟林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