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主意:禅让(一更)(2 / 3)

加入书签

bsp;   原来如此!</P>

    顾正臣一身轻松惬意。</P>

    禅让指的是将帝位、王位让位给贤人。</P>

    贤人,就不必有血缘关系了,就可以从姓王的传给姓李的……</P>

    虽说高丽国内不兴什么禅让,也没这个传统,找不到例子,可汉家有例子啊,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尧舜在高丽的名声可是很高的,毕竟高丽是汉家文化圈里的,官方文字都是汉字,谁能不知道尧舜……</P>

    至于辛禑要不要禅让,那就不关辛禑什么事了。</P>

    再说了,尧禅让舜就一定是真实发生的,尧就是自愿的吗?</P>

    顾正臣不确定尧禅让舜的真实性,但荀子说这是鬼扯一派胡言,韩非子说这是臣弑君,《竹书纪年》说“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就是给关起来了。</P>

    尧舜的事不好考证,但禅让是个好牌坊啊,修起来成本不高,效果可是杠杠的。</P>

    李成桂喉咙动了动,拱手道:“还是汉家人了不得,智慧超群。说吧,大明皇帝有何安排?”</P>

    顾正臣微微点头。</P>

    李成桂没有问如何禅让,要不要走什么程序,办什么宴席,显然他是知道怎么操作的,大不了花钱找个文人代笔给辛禑写个禅让诏书,再自己动手用个印,这事就成了。</P>

    至于辛禑,不说话也没人将他当哑巴。</P>

    顾正臣抬手:“首先,我们要八千匹战马,五千头耕牛。”</P>

    李成桂瞪大眼:“八千战马,还要五千头牛,这也太多了吧。”</P>

    顾正臣摆了摆手:“高丽有多少战马你比我清楚,八千战马,少一匹都不行。当然,这些战马不是大明白拿的,而是用棉布、棉花来换的。三十斤棉、两匹棉布换一匹战马。”</P>

    李成桂心都在滴血,你以为自己不知道物价还是怎么……</P>

    三十斤棉、两匹棉布才多少钱,随便一匹战马,再次也需要五十两银吧,好的战马,则需要一百多两!</P>

    顾正臣看出了李成桂的不甘心,轻声道:“这些棉花与布匹,足够解决五口之家的苦寒问题了,用八千战马换八千户百姓安稳过个冬日,挺划算吧。”</P>

    高丽并没有棉花,在大明之前,棉花也算是相当奢侈的东西,但在老朱开国之后,将种植棉花强制推行开来,要种地,就必须分出一部分土地来种棉花,十余年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