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四十三章 超额完成(五更)(1 / 4)

加入书签

    “我要买一百张房地产券!”

    “我要二百张!”

    “给我五十张!”

    常千里看到了商人的狂热,这份狂热之下全都是逐利的迫切。

    这笔原本自己并不看好的买卖,竟被镇国公做成了香饽饽,在场的所有商人无一例外,全都踊跃购买房地产券,包括自己在内……

    王化顺拿着一张制作精良的券,迎着阳光看着上面的字与水印,忍不住感叹:“这纸质,这印刷,这水印,分明是宝钞提举司的技术啊,不愧是户部担保的房地产券。”

    何四方啧啧将一叠房......

    ####七、推动教育改革,培养新一代草原精英

    李承乾深知,要实现草原地区的长久稳定,仅仅依靠当下的治理措施是不够的。他意识到,必须从根源上改变草原部落的文化和经济结构,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教育。为此,他决定在草原地区推行全面的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具有开阔视野和现代思维的草原精英。

    首先,李承乾下令在草原各主要部落设立学堂,这些学堂不仅教授汉语、算术和大明律法,还特别注重传授实用技能,如农业种植技术、牲畜饲养知识以及商业管理能力。为了吸引更多牧民子女入学,朝廷提供了免费食宿,并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他们前往中原各地的著名书院深造。

    其次,李承乾鼓励中原地区的学者和教师前往草原支教,同时派遣草原本地的优秀青年到中原接受高等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既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带到了草原,也使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传播。一位来自草原的年轻学子在完成学业后感慨道:“我曾以为草原就是我的全部世界,但如今我明白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李承乾还倡导建立“草原学院”,这是一所专门针对草原事务的综合性学校,旨在培养熟悉草原环境、懂得处理民族关系的高级人才。学院课程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前来求学。其中不乏一些部落首领的后代,他们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逐渐成长为草原治理的重要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地区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家乡和未来。这种变化不仅增强了草原民众对大明王朝的认同感,也为草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推进生态恢复,保护草原环境

    在治理草原的过程中,李承乾发现,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和资源掠夺已经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即使再好的政策也无法维持长久的和平与繁荣。因此,他决定将生态保护纳入整体治理计划,全力推进草原的生态恢复工作。

    第一步,李承乾颁布了《草原生态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滥伐树木、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