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八章 两千里移民(一更)(1 / 5)

加入书签

    顾正臣拒绝了赵海楼、高令时,言道:“奔袭作战是水师的优良传统,可自大远航结束之后,水师上下尚未进行过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那就以战代训,我亲自带队,奔袭六十里,取南定!”

    朱?、朱?、沐春、徐允恭等人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奔袭很累人,极是考验体力与意志。

    不过在顾正臣手底下,迟早要过这一关。

    顾正臣主导下的水师就这样,不唯船,该登陆奔袭的时候,毫不马虎,说走就走,敢于大胆穿插、深入作战。

    破开高丽王城,围......

    ####一百七十九、风起云涌

    赵弘回到京城后,发现朝廷内部的局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稳定和经济复苏,一些权贵家族逐渐坐大,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与财富操控朝政,排挤寒门出身的官员。这种现象让赵弘深感忧虑,因为这不仅违背了父亲赵霖一生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更可能危及大明的长治久安。

    一天夜里,赵弘独自坐在书房中,翻阅着父亲留下的笔记。其中一页写道:“为官者当以民为本,不可偏袒富贵,亦不可轻视贫贱。”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打破权贵垄断的局面,为更多有才华的寒门子弟提供机会。

    于是,赵弘开始秘密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大臣,共同商讨对策。这些人中有年迈的老臣,也有年轻的才俊,他们都曾受到赵霖的影响,对权贵家族的贪婪行为感到愤怒。经过多次密谈,他们决定向皇帝李清提交一份改革方案,旨在削弱权贵势力,同时建立更加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

    这份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扩大科举考试的范围,增加针对寒门子弟的特殊名额;设立监察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并惩处贪污腐败行为;以及限制高官子弟继承父辈职务的权利。然而,这样的提议注定会遭到权贵阶层的强烈反对。

    果然,当这份方案呈递给皇帝时,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权贵家族纷纷上书抗议,声称这是对传统秩序的破坏,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方案的实施。面对巨大的压力,赵弘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直面挑战。

    “陛下,”赵弘跪在金銮殿内,语气坚定,“我等所求,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若任由权贵横行,寒门无望,则民心将散,国基将倾!”

    皇帝李清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同意试行部分措施。虽然这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赵弘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改变现状。

    ---

    ####一百八十、风雨同舟

    与此同时,赵婉的学堂事业也在面临新的考验。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所需的资金和资源越来越多,而仅靠乡绅富商的捐赠显然难以维持长久发展。此外,还有一些保守势力认为女子办学不合礼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