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九章 一根筋,两头堵(5 / 9)
。
沈昭知此计见效,遂命辽东军加强防御,同时命赵文渊、林承泽整军备战,准备迎敌。
数月后,皇太极果然再率大军南下,然因朝鲜军牵制,兵力分散,辽东军又有准备,沈昭亲率大军,于辽东外围设伏,一举击溃建州军主力,皇太极败退,辽东之战,终得胜。
沈昭之名,自此传遍天下,百姓称其为“寒门忠义之士”,朝廷亦嘉其功,赐其爵位,然沈昭皆婉拒,只愿守辽东,护大明之疆。
辽东战事虽止,然沈昭知,皇太极未灭,建州之患未除,大明之危仍在。他仍居辽东,整军备战,誓与辽东共存亡。
大明虽弱,然尚有忠义之士,愿为国赴死。沈昭,便是其中之一。
沈昭归辽东后,虽得百姓称颂,然其心未有一刻安歇。辽东虽暂得喘息之机,然建州军虽败犹存,皇太极之野心更未消减分毫。沈昭深知,此番胜利不过是风暴前的片刻宁静,真正的生死之战,尚在后头。
归辽东第三日,沈昭便召集赵文渊、林承泽及诸将,于辽东军营议事厅中密议军情。赵文渊道:“沈兄此番归来,实为我军之定海神针。然建州虽败,然其主力未损,皇太极此人,素以坚韧著称,必会再起兵锋。辽东若欲自保,需早作打算。”
林承泽亦道:“我军虽胜,然士卒伤亡不小,粮草亦有损耗。若建州再来,我军恐难久守。”
沈昭沉吟片刻,缓缓道:“建州军虽败,然其根基未动。皇太极若欲再攻辽东,必先稳其后方,整肃军力,故此战虽迟必至。我等当趁此间隙,修筑工事,囤积粮草,同时联络朝鲜,稳固铁器封锁线,断其铁器来源,使其军械难以为继。”
赵文渊点头道:“沈兄所言极是。然辽东粮草本已不足,若再备战,恐难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