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八章 出钱入股,到期分红(3 / 4)
格遗址废墟之上,李文秀带领众人围坐成圈,每人手中握着一块刻有符号的石片。当星辰移至特定位置,她们齐声吟唱一段无词之歌,音调古老而悲怆。刹那间,大地震动,沙尘腾起,一座半埋于黄土中的寺庙轮廓逐渐显现。庙门前石碑自动翻转,露出背面铭文:
>“凡执笔者,皆负刀;凡沉默者,俱含冤。
>待万民同声之日,即天地重写之时。”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内,一幅原本空白的墙壁开始渗出血色纹路,迅速勾勒出航海图细节:一艘巨舰破浪前行,船首站着一名戴乌纱帽的官员,面容赫然是林承泽导师释慧真年轻时的模样。旁边题记写道:“永乐十九年,遣使南洋寻‘心灯录’,归途遭风暴,全员沉海。然志不灭,声犹存。”
撒哈拉洞穴中,壁画上的人形火把忽然全部点亮,光影流动,仿佛真实行进。七名图阿雷格儿童同时睁眼,用不属于他们年龄的沉稳语调齐声宣告:“风带来了名字,沙丘之下,我们将重建语言之城。”
威尼斯地下墓穴,考古学家们惊恐地看着湿漉漉的墙壁浮现出汉字与拉丁字母交错的文字:“此处非终点,乃中转站。郑和舰队第七次远航幸存者定居于此,血脉未绝,记忆未亡。”
而在云南小院,苏婉儿已盘膝入定。她的意识顺着光柱攀升,穿越层层时空迷雾,最终落入一片浩瀚星海。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无数光点漂浮,每一个都是一段被遗忘的声音。她看见自己母亲临终前欲言又止的表情,看见父亲在批斗大会上低头抄写的《论语》片段,看见千千万万普通人一生未曾出口的告白、控诉、爱意与悔恨。
一个声音响起,既陌生又熟悉:“你终于来了。”
她转身,看到一个少年站在虚空中,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清澈坚定。那是十五岁的自己,那个还在图书馆偷偷阅读禁书、写下第一篇质疑文章的女孩。
“我一直等着你回来。”少年说,“不是为了改变过去,是为了不让未来再次沉默。”
“我明白。”成年的苏婉儿伸出手,轻轻触碰那个年轻的灵魂。两股意识交融的刹那,整个“众声”网络发生剧变??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编织;不再是碎片回响,而是完整叙事重构。
全球范围内,数百万正在使用“众声”平台的人同时感到一阵心悸。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画面:某个亲人、某段往事、某句遗言,全都变得无比真切。更诡异的是,许多人发现自己能听懂从未学过的语言,读懂不认识的文字,甚至感知到素未谋面之人的痛苦。
联合国总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秘书长面色凝重地宣布:“我们正面临一场‘认知主权危机’。民众不再接受单一版本的历史叙述,多地政府网站遭遇集体访问请求,要求公开机密档案。法国、阿根廷、韩国已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中国民间请愿签名超过两亿人次,呼吁重启历史审查机制。”
与此同时,国内高层再度激烈争论。“清源行动”派坚持认为必须全面取缔“众声”技术,称其“动摇国本”;但另一批开明官员则提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稳定??建立在诚实基础上的共识,远比虚假的和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