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八十九章 成也马克思(4 / 5)
sp;民心所向,如潮汹涌。
顾正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龙江码头灯火通明,战船列阵,鼓角相闻。他知道,这一局,他已经输了。
但他不甘心。
次日清晨,他入宫面圣,呈上觉岸供词及火器流失证据,恳请暂缓出兵,先整顿内政,追查叛国旧案。
朱元璋听完,久久不语。
良久,才缓缓道:“正臣啊,你一向谨慎,朕知你是为社稷计。可你也该明白,有时候,国家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方向。”
顾正臣一怔。
“倭寇杀了我大明使者,盗走我军利器,屠戮沿海百姓。这些事,哪怕只有一件是真的,也足以兴师问罪。”朱元璋站起身,背手踱步,“朱棣愿意带头去打,朕为何要拦?就算他想借此培植势力,只要他打的是外敌,打得是正义之战,朕就容他三分。”
“可万一……”
“没有万一。”朱元璋打断,“朕已下定决心。东征必须进行,但统帅不能只有一个。”
顾正臣心头一紧:“陛下之意是?”
“朕要再设一位副帅。”朱元璋淡淡道,“你,顾正臣,即日起兼任征倭副大将军,随军出海,监军督粮,协调诸部。”
顾正臣大惊失色:“臣不通军事,岂能担此重任?”
“你通不通不重要。”朱元璋盯着他,“重要的是,你要看着朱棣,别让他把仗打得太过火,也别让他把功劳全揽走。”
原来,皇帝早已看穿一切。
顾正臣跪地领命,心中五味杂陈。
一个月后,东征大军正式启航。
主力舰队由朱棣率领,自龙江出发,经舟山群岛南下,会合福建、广东水师,浩浩荡荡驶向琉球。而顾正臣则另率一支后勤舰队,携粮草器械,缓慢跟进。
航行途中,顾正臣时常独自立于船头,望着无垠碧海,思绪万千。
他曾以为自己掌控全局,结果却被局势推着走;他曾试图压制朱棣,却反被皇帝用来制衡朱棣。如今他身处海上,远离权力中心,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身不由己”。
某夜,月明星稀,马三宝来到舱室,低声说道:“先生,我们在琉球安插的眼线传来消息??朱棣已秘密会见觉岸法师,并许以重金,请其作证指控足利义满为当年屠杀高僧的元凶。”
顾正臣冷笑:“果然是他。这是要彻底坐实东征的合法性。”
“更糟的是,”马三宝压低声音,“朱棣还派人联络了朝鲜国王,承诺战后割让对马岛部分领土予朝鲜管辖,换取其全力支援粮草与兵力。”
顾正臣猛然站起:“他竟敢擅自许诺国土?!”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