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一章 冷漠的攻城(1 / 4)
可怜的百姓,如羔羊惶恐,停留在城外不知所措。
进不去,跑不了,被夹在了中间。
饥肠辘辘,也没了多少气力,便一个个,一群群,如同行尸走肉,麻木地或站或坐。
突然??
城墙之上传出了敲打声,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
熊谷初扯着嗓子喊:“给你们吃食,去冲击明军,杀一个明军,你们的家人就能入城吃饭!可以免于饿死!”
话重复多遍。
一个个木桶、木盆被军士抬了出来,糙米混合杂粮冒着热气,军士将勺子伸进去,随手便丢至城......
暴雨过后的清晨,海面如镜,薄雾缭绕,那霸港的码头上却早已人声鼎沸。顾正臣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手中仍紧握那份尚未发出的奏折副本。他站在行辕窗前,望着远处中山王宫方向升起的袅袅香烟,心中思潮翻涌。朱棣昨夜誓师之举,已将整场战争推向不可逆转之势,而他自己,却像是被推至悬崖边缘的孤臣,每一步都踏在刀锋之上。
亲信悄然入内,低声禀报:“飞鸽已放,密奏应天,三日内可抵。”
顾正臣点头,将奏折副本投入火盆。火焰腾起,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传令下去,召马三宝、粮务主簿、神机营押运官半个时辰后议事。另,派一队精锐暗中查访萨摩藩商船往来记录,尤其是近三个月内从琉球出航的倭籍船只。”
话音未落,门外忽有急促脚步声。一名锦衣卫校尉疾步入内,单膝跪地:“大人,昨夜潜伏在燕王府驿馆的探子回报,谭渊于子时秘密接见一名戴斗笠之人,形迹可疑。对方离去时,留下一只黑檀木匣,现已被我等截获。”
顾正臣眼神一凛:“打开。”
校尉捧上木匣,撬开锁扣。内中无物,唯有一张折叠纸条,墨迹未干。他展开一看,心头骤然一震??纸上画着一幅简图,标注了大明沿海七处烽燧台的位置,且每处皆以红点标记,似已失守。图侧一行小字写道:“七灯熄五,京师危矣。”
“这是……军情泄露?”校尉声音发颤。
顾正臣沉默良久,缓缓将纸条收入袖中。“此事暂不外传。你即刻回潜伏点,继续监视谭渊动向,若有再会此人,务必记下其身形特征,但不得轻举妄动。”
待校尉退下,顾正臣踱步至案前,提笔疾书:命应天兵部即刻核查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边防哨所通讯记录,凡七日内未按时传讯者,立即派员勘查;同时敕令南京守备加强城防,尤其注意钟山至玄武湖一带的隐蔽通道。
写罢,他唤来心腹:“此令用八百里加急,与先前奏折同道发出。”
此时,马三宝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先生,刚收到爪哇密报??朱棣派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