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零八章 故人可曾入梦(4 / 9)
; 次日清晨,林修远离开金陵,沿运河北上。途中停驻扬州,在一所新建的平民义塾停留半日。孩子们正在诵读《灯影录》选段,稚嫩声音清脆如铃:
>“风雪夜,女子负匣而行,足陷冰河而不退。问其故,曰:‘信在,命不足惜。’”
他驻足倾听,眼眶微热。忽有一童子跑来,仰头问:“先生,顾相公真的没见过春天吗?”
林修远蹲下身,轻声道:“他见过的。只不过,他把自己的春天给了别人。”
童子似懂非懂,却认真点头:“那我也要把我的春天给别人。”
林修远怔住,良久方起身,望向窗外。春阳洒落庭院,几株山茶花开得正盛,红如烈焰。
而在京城紫禁城深处,年轻的皇帝朱允?正伏案批阅奏章。他是朱文圭曾孙,年仅二十,登基未满一年。身旁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宦官,乃当年乾清宫旧人,曾亲眼目睹顾正臣最后一次入宫陈策。
“陛下,”老宦官低声提醒,“今日是清明。钟山那边,各地代表已陆续抵达,五色土坛又要添新土了。”
朱允?搁笔,起身走到殿角柜前,打开一只檀木盒,取出一方旧帕包裹的物件??是一枚铜制腰牌,上面刻着“薪火”二字,背面则是一行小字:“信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顾正臣生前最后佩戴的信物,后来由苏挽云亲手交予朱文圭,代代相传,如今到了他手中。
“祖父常说,”朱允?摩挲着腰牌,声音低沉,“治国最难的,不是权谋,不是征战,而是守住一颗不忍之心。看到百姓苦,要真的痛;听到冤屈,要真的怒。否则,纵有万般制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老宦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