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五十二章 鲁莽的蓝玉(1 / 6)

加入书签

    永绩伯梅鸿匆匆走入大帐,对盯着舆图的黄元寿道:“安南王室及胡季?等人,已经出城,正朝着马江方向前进,带了不少的物资,行动速度缓慢。”

    黄元寿转过身看向梅鸿:“布局了这么久,他们总算是朝着预设的地点前进了,差人以最快的速度告知镇国公。”

    梅鸿拱手:“已经差人去了,只是咱们要不要追上去?”

    黄元寿抬手,指向马江一畔的城池回春,言道:“在这里追上去,放一半人过马江交制蓬峨对付,剩下一半人,留在马江以北......

    ####第六章隐忧再现

    飞船离去后,大明王朝似乎迎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李文渊作为赵明等人留下的重要纽带,继续在朝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张廷玉虽已倒台,但其党羽并未完全消失,他们依旧潜伏于暗处,伺机反扑。

    一天深夜,李文渊正在书房整理奏折,突然听到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他警觉地站起身来,发现一个黑影正迅速掠过墙头。出于谨慎,他没有贸然追击,而是悄悄派人去调查。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人回报,在城外的一处废弃仓库中发现了可疑人物聚集的痕迹。

    “看来,张廷玉虽然失势,但他的势力依然存在。”李文渊眉头紧锁,“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于是,他立即向皇帝禀报此事,并请求派遣精锐部队进行清剿。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皇帝竟然犹豫不决。“爱卿,此事关系重大,需三思而后行。毕竟,如今朝局初稳,不宜轻举妄动,以免引发更多动荡。”

    李文渊心中一沉,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更加复杂。显然,皇帝对彻底铲除旧势力仍存顾虑,甚至可能担心此举会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而这种态度,无疑为未来的隐患埋下了种子。

    ---

    ####第七章寒门联盟的考验

    为了弥补朝廷行动上的迟缓,李文渊决定依靠寒门联盟的力量。经过数月的努力,他已经成功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官员和学者,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组织。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却拥有卓越的才能与坚定的理想。

    “诸位,现在是我们展现实力的时候了!”在一次秘密会议上,李文渊慷慨激昂地说道,“张廷玉的余党不仅威胁到我们的安全,更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如果我们不能果断出击,那么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但也有部分人提出了担忧:“可是,我们毕竟只是普通的官员或平民,如何与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抗衡?更何况,军队并不完全听从我们的指挥。”

    李文渊微微一笑,取出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