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五十四章 兵分两路,神来之笔(3 / 4)

加入书签

的船只频繁出没于近海,似乎在进行某种秘密活动。同时,还有传言称,这些船只与远东某些势力有所勾结,意图不明。

    “难道是倭寇?”李文渊皱眉思索。尽管大明近年来加强了海防建设,但沿海地区地形复杂,岛屿众多,给防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更何况,如果真的涉及外国势力,那么问题将变得更加棘手。

    次日清晨,李文渊向皇帝禀报此事,并建议派遣探子深入调查。然而,这一次,朝堂上的反对声比之前更加激烈。部分老臣认为,北方刚刚平定,不应再贸然涉足其他战场;还有一些人则质疑消息的真实性,认为不过是地方官员夸大其词以求功绩。

    面对争议,李文渊冷静地说道:“诸位大人,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安宁就放松警惕。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灾难。如今,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些船只背后有何图谋,但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

    他的言辞再次打动了多数官员,皇帝也最终点头同意,命令李文渊负责此事。与此同时,为了不引起过多关注,行动将以低调方式进行。

    ####第十九章暗流涌动

    李文渊迅速组建了一支精锐队伍,由擅长潜伏和侦查的士兵组成。他们伪装成渔民或商人,分散到各个沿海港口,暗中搜集情报。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外交渠道,向邻近国家试探性询问相关信息。

    几周后,第一份重要情报传来:那些神秘船只确实属于一支规模庞大的海盗组织,且与日本某藩主存在密切联系。据传,该藩主对大明的强大实力心怀忌惮,希望通过扶持海盗削弱大明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为将来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得知这一消息,李文渊立刻意识到事态严重性远超预期。他立即召集幕僚商议对策。有人提议直接派兵剿灭海盗,但李文渊摇头否决:“若贸然出击,只会打草惊蛇。对方既然与日本藩主合作,必然早有防范。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巧妙的办法。”

    经过反复讨论,李文渊决定采取“以毒攻毒”的策略。他派人秘密接触海盗中的低级成员,利用金钱和承诺分化瓦解其内部结构。同时,他还设计了一场假象,故意泄露虚假的军事调动信息,诱使海盗暴露更多细节。

    这一计划很快见效。数月后,许多海盗因利益分配不均发生内讧,部分人甚至主动投靠大明,提供了大量关于敌方高层的信息。

    ####第二十章大战前夕

    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李文渊终于可以展开全面反击。他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主要海盗巢穴;第二阶段,切断海盗与日本藩主之间的联系;第三阶段,则通过外交手段迫使日本藩主停止支持此类行为。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新的难题接踵而至。由于沿海地形复杂,加上海盗熟悉水域环境,初期的进攻并不顺利。几次交锋下来,虽然成功摧毁了几处据点,但也付出了不小代价。

    关键时刻,李文渊亲自前往前线督战。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命令水军采用火器配合夜袭的方式,一举击溃了敌方主力舰队。随后,他又命人封锁所有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