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经意破绽,弹劾风云(2 / 3)
自己还领了一些鞭子。
不巧的是,一名宝钞提举司的匠人因疾病猝死于提举司大院之中,而这成为了导火索。
刑部郎中李观站了出来,上书请求严查顾正臣,在文书中写上了这么一句:“顾正臣为任句容,治理大案,功绩昭然。可微臣听闻,前县丞刘伯钦因罪而身死,然顾正臣却霸占其女刘倩儿为家奴,金屋藏娇,试问,罪臣之女岂能侍奉清廉之臣,若不除之,礼制将崩!”
技艺精湛的匠人。
官府先行,也真亏你能想得出来!!
老子宁愿每个月都去背粮食,也不愿意领到的俸禄是宝钞!
顾正臣还是低估了颜希哲的能量,也低估了中书省的能量,自己不过是提出了个官府先行,改粮为钞的想法,就遭到了官员的反扑。
网格法,就是将设计的宝钞样稿完全网格化,通过纵横网格的方式,让每一块区域各自对应各自的信息,然后用铅笔在铜版之上留下同样大小的网格,以网格为参照,减少细节的失误,也减少雕刻上的难度。
这样的人,不可能虐待苛责匠人。
顾正臣认真地解释:“若禁金银交易,全面推行宝钞,反而不利于宝钞通行天下。此事宝钞提举司不止一次说明,各地设钱庄,无论是以金银兑宝钞,还是以宝钞兑金银,都准民商自愿。”
雕母版的事就与顾正臣没有关系了,由大匠一点点做便是。
事态发展到这里,朱元璋并没有在意,顾正臣什么人,在宝钞提举司干了什么,费震说得很清楚,连司礼监出去的大匠都说顾正臣的好话。
放大镜、大小不一的刻刀,定制的铜版,无数细节的宝钞。
顾正臣很无语,那匠人摆明是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怎么能怪到自己头上来?
说自己鞭打匠人,这是谁胡编乱造的,老子是拿鞭子出入过宝钞提举司,那是因为骑马去的,不带马鞭我带啥?
顾正臣都没自辩,费震先一步上书,说明宝钞提举司内匠人良好,并不存在鞭笞之事,更没有奴役匠人,不将其当人这回事。
在这件事上,费震还是站得住的。
牵涉到贪污之事,那刑部就不能不过问了。
顾正臣正色道:“怎么能说是冒险,难道说户部都不看好宝钞,若是如此,户部为何敢推出宝钞?”
这个不起眼的女子,终于成为了捅向顾正臣的刀子。
这两个监察御史与顾正臣有直接的仇怨,毕竟牙齿是被顾正臣打掉的,嘴里就口水多了,既然找到机会,肯定会朝顾正臣吐几口的。
户部尚书颜希哲传来费震、顾正臣,开门见山:“陛下旨意,一贯宝钞对应铜一千文,银一两。泉州县男提出建议,要求设钱庄,且不禁金银交易,户部担忧,若不行禁令,宝钞难以通行天下。”
顾正臣没看颜希哲的脸色,反问道:“交子出现,本身就说明宝钞之便利。只要大明宝钞站得住脚跟,便民的良币自然会驱逐不便民的劣币。另外,朝廷可以在商税之中,一律以宝钞为准,甚至连官员俸禄,也可以改为宝钞。只要官府使用,商人必然跟进,商人跟进,百姓也会闻风而动……”
考虑到雕刻母版不容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且必须做到与设计的样稿一模一样,顾正臣绞尽脑汁,最终引入了网格法。
只是费震错误低估了这次反扑的力量,甚至连顾正臣也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演变成了步入官场以来最大的危机!
对于刘倩儿,顾正臣自是问心无愧,可架不住人恶心揣测,哪怕是沐英当面驳斥,也会被人一句话挡回去:
夜色之中,你岂知他家闺房趣事?
在朱元璋的观念里,罪臣之女是贱人,当官的不能娶进门。如果娶了,睡了,那就是自甘堕落,自甘下贱,不仅坏了规矩,破坏了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