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港区凶宅4(2 / 3)
起铜钱时,一个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
“谢谢你把封印弄弱了。”
伟明猛地转身,但身后空无一人。那声音既像孩童又像成人,扭曲而诡异,直接在他脑海中回响。
“谁?”他颤抖着问。
“你很快就会知道了。”声音轻笑着,“我们都等不及要见面了。”
伟明冲出单位,几乎是从楼梯上跌撞下去的。他跑到街上,大口呼吸着夜晚的空气,试图摆脱那种被无形之物追逐的感觉。
他拿出手机,尝试拨打老人的号码,但只听到空号的提示音。仿佛那个老人从未存在过。
绝望中,伟明想起茶餐厅老板提到的庙宇。他用手机搜索附近的庙宇,最近的一间是几个街区外的观音庙。
虽然已是晚上,庙宇仍然开放。伟明走进庙内,香火的气息让他稍微平静下来。一位年长的庙祝注意到他慌乱的神情,主动走过来。
“有什么事吗,年轻人?”庙祝和蔼地问。
伟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经历。令他惊讶的是,庙祝并没有表示怀疑或嘲笑,而是认真地听着。
“你说的那栋楼,我有所耳闻。”庙祝面色凝重,“那不是普通的冤魂,而是积累了数十年的怨气和吸引来的邪物结合体。普通的超度可能已经不够了。”
“那我该怎么办?”伟明急切地问。
庙祝沉吟片刻:“你需要找到他们的遗骨,给予适当安葬。但首先,你需要知道确切的位置和他们的名字。”
庙祝告诉伟明,翌日可以帮他查查庙里的旧记录,有些老居民会来庙里为亡者祈福,或许能找到线索。
那晚,伟明不敢回唐楼,也不敢再去旅馆——老人给的符纸已经完全变黑成灰,他感觉自己失去了最后一道护身符。最终,他在二十四小时网吧度过了漫长的一夜,每次打盹都会被噩梦惊醒,梦中总是那个没有五官的头颅和无数苍白的手臂。
第二天一早,伟明就回到庙里。庙祝已经在那里等候,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记录册。
“我找到了点东西。”庙祝指着一页泛黄的记录,“1980年,有个女人来为她的妹妹和外甥祈福安息。记录显示她们死于1978年,住在上海街那栋楼。女子叫林美芳,孩子叫陈家明。”
伟明激动地记下名字:“有没有提到具体单位?”
庙祝摇摇头:“但有个地址登记。你可以去殡仪馆或骨灰堂问问,或许有记录。”
接下来的半天,伟明跑遍了附近的殡仪馆和骨灰安置所。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保存那么久的记录,或者不愿提供信息。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一家小型殡仪馆的老管理员表示愿意帮忙。
“林美芳和陈家明...”老管理员翻着一本破旧的记录册,“哦,有的。但没有安葬记录。”
“什么意思?”伟明问。
“当时警方处理后事,但因为找不到其他亲属,也没有钱办葬礼,据说遗体被火化后骨灰一直没人认领。”老管理员摇摇头,“真是可怜。应该还在政府的骨灰存放处。”
伟明感到一线希望:“如果能找到骨灰,妥善安葬,是不是就能让灵魂安息?”
老管理员叹气:“按理说是这样。但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骨灰可能已经被处理了。而且...”他犹豫了一下,“那种横死的人,灵魂往往困在死亡之地,不是简单安葬就能解决的。”
尽管如此,伟明还是决定尝试。他联系了相关部门,得知无人认领的骨灰通常会在数年后集体安葬。但当他提供名字和死亡日期后,对方惊讶地表示:
“1978年的林美芳和陈家明?他们的骨灰去年被人认领走了。”
“什么?谁认领的?”伟明震惊地问。
“记录显示是个姓陈的男子,说是远亲。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