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风浪翻滚(3 / 6)

加入书签

恶感,那纯属扯淡。他与这两人并无深交,他们的悲欢离合,本质上也与他叶晨无关。

    叶晨之所以会出手,其实更多的是基于理性判断的“从心”之举,或者说,是一种冷酷的“及时止损”。

    在叶晨的认知里,像古风铃,杜丽丽这种沉溺于所谓“精神共鸣”,感性远远压倒理性的人,行事往往缺乏底线,极易走向极端。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而是有血淋淋的前车之鉴。那个才华横溢,却最终陷入疯狂的诗人顾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能写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诗句的人,谁能想到他最终会举起利斧,残忍的劈向曾经同甘共苦的发妻?这种极度炸裂、颠覆常人认知的新闻,就真切地发生在不远的将来。

    顾成能做得出,谁能保证被背叛、被羞辱、痛苦到极致的武惠良就做不出?

    当一个人钻进情感的牛角尖,被愤怒、绝望和不甘彻底吞噬理智时,热血冲昏头脑,做出任何过激的、毁灭性的行为都是有可能的。

    到了那个时候被波及到的,恐怕就不只是当事人自己了。叶晨不希望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出现这种不可控的,血淋淋的惨剧,哪怕只有一丝苗头,也要提前将其扼杀。

    叶晨将古风铃和窦丽丽的事情捅出去,借着法律这柄利剑快刀斩乱麻,从根本上铲除这个危险的隐患。在他看来,这才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

    叶辰从不会标榜自己是为了谁谁谁好,是为了维护社会风气,或者是任何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自己本身就是个海王,真的那么去做了,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他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感激,他的行为动机,根植于他内心那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标准和风险厌恶逻辑。

    叶晨厌恶这种混乱不堪,始乱终弃的关系,更预见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出手干预,对他而言,如同清除掉身边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不稳定炸弹,就只是为了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安全,更清静一些罢了。

    也许有人会说他偏激,处事过于狠辣,不留余地;也或许会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冷血阴毒,多管闲事。叶春从未将这种闲言碎语放在心上,更不会因此而动摇自己分毫的行为准则。

    人活于世,但求问心无愧,按照自己认定的准则行事便好。外界的毁誉,如同窗外的浮云,风吹散,根本无法触及他内心坚固的堡垒。

    他掐灭了手中的烟蒂,转身回到了书桌前,重新摊开稿纸,拿起了钢笔,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于他而言,这件事已经翻篇,他的世界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则在运转。

    叶辰把这件事当成过眼云烟了,然而,古风玲和杜丽丽事件掀起的风浪,远未随着当事人的被捕而平息。

    杜丽丽的父亲杜正贤,在得知女儿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消息时,正是个阴沉的黄昏。

    窗外天色晦暗,乌云低垂,仿佛随时都要压垮这座小城的屋顶。他握着电话听筒的手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