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头彩】(1 / 6)
文人墨客饮宴作诗乃是常见的景象,千百年来不乏名篇佳作流传于世。
今日瞻雪阁内,数十位饱读诗书之辈云集于此,自然不会缺少这种即兴唱和的环节。
虽说有人提出不拘形式,诗词歌赋皆可,但是一般而言不会有人在这样的场合长篇大论,顶多便是一首诗或一曲小令。
薛淮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原身拥有非常深厚的诗书功底,虽说过往不以诗才闻名,应付当下的场合却也足够,必要时薛淮还可以求助前世的千古文华,想来足以让堂内心高气傲的同科进士们心悦诚服。
故此,薛淮稳坐高台,仿佛没有看见崔延卿敌视的目光。
高廷弼环视当场,微笑道:“今日虽非文会,单纯作诗难免少了几分意趣,不若添些彩头。等所有人都作完,我等公评今日魁首,如何?”
众人皆赞极妙。
高廷弼喜欢这种应者如云的感觉,遂朗声说道:“那我就先来助兴一手,我家中有一幅鹿山居士的《苕溪赋》,今日无论哪位同年之作夺得魁首,我都会将这幅墨宝赠给他。”
“《苕溪赋》?匡时兄当真舍得?”
坐在薛淮身旁的吴璟难掩震惊,余者表情大多如是。
鹿山居士便是数十年前过世的书法大家黄道周,他一生留下作品无数,其中《苕溪赋》被后人评为鹿山居士前十之作。
虽然这幅墨宝可能比不上千百年来的名家遗作,但也足以让堂内这些年轻官员眼热心跳。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