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进退之间】(3 / 4)
但是……
如果薛淮真的这样做,往后他在府衙的话语权将会极大地降低,毕竟一个出尔反尔、表里不一的上官很难得到下属的敬重。
薛淮没有仓促做出决断,他平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然后才看向刘让说道:“通判认为本官应该遇难而退?”
“卑职绝无此意。”
刘让自然不会上当,从容地说道:“卑职完全服从厅尊的决定,无论暂时搁置还是迎难而上,卑职对厅尊唯有竭尽全力的支持。”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死局,薛淮选择放弃就会威信尽失,选择继续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他说几句场面话有何不可?
然而薛淮面露微笑,颇为欣慰地说道:“有通判这句承诺,本官就放心了。”
不等刘让开口解释,薛淮便对众人说道:“本官思考再三,为官之道在于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既然辖内存在诸多未决之事,且大多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本官断无退却之理。”
众人齐声赞道:“厅尊明见!”
既然薛淮非要一意孤行,他们乐得看他撞个头破血流。
“本官这两天对这些卷宗的属地稍作整理。”
薛淮神色淡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其中附廓江都县六件,仪真县四件,泰兴县两件,宝应县三件,兴化县两件,如皋县五件,海门县一件,牵扯到各县衙和府衙各司各房。倘若按照以往的规矩来办,每一件都要用到大量人力物力,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安排,相信诸位亦能明白其中的难处。”
众人皆点头附和,刘让道:“厅尊所言极是,府衙人手本就不足,兼之权责牵扯不清,很多案子不是卑职等人不用心,实在是掣肘太多,难以形成合力。”
“通判此言切中要害,不愧是府尊大人和本官极为倚重的臂助。”
薛淮冲他投去赞许的目光,继而道:“本官思忖良久,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决定一改往日旧例。即日起,府衙对这些难题特事特办,在不影响各司各房运转的基础上,由本官抽调部分能吏成立专司。”
此言一出,厅内瞬间陷入死寂。
刘让嘴唇翕动,却想不出该如何劝阻。
薛淮亦不会继续给他啰嗦的机会,干脆直接地点将道:“王贵。”
“卑职在。”
“你是本官第一个挑中的人才,不知你可否愿意随本官去解决府衙积压的疑难公务?”
“卑职……”
王贵面露迟疑,强忍着不去看刘让的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