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后生可畏】(2 / 4)
赐予薛淮钦差之权,万一那个愣头青捅破了天,届时肯定会有数不清的麻烦。
此刻天子居然偏向于薛淮,不知他第二封奏表里究竟写了什么。
“元辅不愧是朕之股肱。”
天子没有让宁珩之窘迫地站在那儿,随即环视群臣道:“两淮盐案确实牵扯到不少人,肯定是要认真查一查的,不过众位卿家说得也有道理,若是无端株连太广,难免会引得朝野动荡。怎么查?如何查?这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在最终定夺之前,朕想让你们听一听薛淮的奏章。”
宁珩之眼帘微动,他确实想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薛淮如何靠一封奏章左右天子的判断,甚至连他这个伴随天子数十年的首辅都有些进退维谷。
身材高大的秉笔太监张先再次上前,双手摊开薛淮的奏章,略过那些翔实的案情介绍,朗声道:“臣薛淮谨奏:臣蒙圣恩,先领扬州同知,后授两淮盐政监察之职,奉旨彻查盐务。臣经数月暗访明察,破获两淮盐运使许观澜勾结当地豪族,虚报盐引、私贩官盐、侵吞国税、鱼肉百姓之滔天大案。涉案赃银逾千万两,远超大燕岁入之半。然臣夙夜忧惧者,非赃银之巨,而在蠹根深植朝野,动摇国本之危!”
卫铮听完之后在心里不忿道:“虚张声势,危言耸听!”
但是也有人神情凝重,盖因薛淮这两年几次出手都称得上不同凡响,他这封奏章基调起得很高,后续怕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先微微一顿,继续读道:“千百年来,盐引乃掌控天下货殖流转之命门,许观澜等奸佞正以此枢要牟利,其害危及江山社稷之根,臣试为陛下剖之。”
“篡引为私,裂国帑于无形!臣核两淮三十盐场实产与引册,竟年短一百八十七万石。此巨量官盐经虚报引额,被截为私货,年窃利超百万两!”
“引权为链,缚黎庶于绝境!盐运司联合当地豪族,以盐引配额勒逼中小盐商巨息借贷,年息竟达本银之倍,扬州四十余家盐商,近七成濒临破家毁业!”
“窝根为媒,授国器为私利!盐商欲领盐引,必先认购引窝,许观澜等人勾结豪商,虚设引窝三十二处,每窝索贿白银十万两。官盐引额本该明码标价,竟成私售之筹。此非贪墨,实乃窃取朝廷权柄,以陛下之名行分赃之实!”
“党庇为伞,朝野勾连,盘根如网!臣查抄扬州大盐商刘氏一族当日,江苏巡抚陈琰竟率抚标营不请自来,意欲阻挠臣对刘氏的追查,背后勾连之深令人侧目!而臣在盐运司衙门之中,查获许观澜等奸佞和部分中枢大员的书信往来,利益交织触目惊心!”
张先读到此处停了下来。
文德殿内一片死寂。
因为天子厌热的缘故,皇宫之中颇为清凉,然而一些重臣此刻只觉心中燥热难安。
薛淮这份奏章层层递进,言辞犀利至极,尤其是最后那一句“书信往来”,更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