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藏在数据里的欣赏(3 / 4)
尽调表现,而是早有判断?听张专家的语气,顾深屿似乎在此之前就已经对她的技术能力有了极高的评价,这次尽调,更像是一种验证和深化?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淹没了她。有被顶级专业人士认可的欣慰和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无形目光长久、细致地审视和评估所带来的强烈悸动与不安。他到底关注她多久了?除了公开的技术论文和商业报道,他还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她?
她定了定神,没有进去接水,而是悄无声息地原路返回。当她重新推开会议室的门时,里面的情景让她脚步微微一顿。
其他人都还在休息区低声交谈或活动身体,而顾深屿却独自一人站在那块写满公式和图表的白板前。他背对着门口,双臂环抱,身姿挺拔,正静静地凝视着上面林晞刚刚标注出的几个关键“潜在风险点”和“未来探索方向”。
他的目光十分专注,仿佛在透过那些粉笔字,审视着背后更深层的逻辑和可能性。林晞注意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点着其中一个节点——那是关于优化大规模神经网络训练效率的一个设想,林晞昨晚熬夜时刚刚有了一个模糊的新思路,因为还不够成熟,她只是在白板上简单写了几个关键词,并未详细阐述。
顾深屿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归来,缓缓转过身。他的视线与她迎面撞上,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有什么东西极快地一闪而过——不是审视,不是评估,更像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共鸣,甚至是一丝极其隐晦的欣赏?但那速度太快,快得让林晞几乎以为是光线造成的错觉。
“林总,”他开口,声音平稳如常,却清晰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他抬手指向白板上那个林晞暗自思考的节点,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关于这个训练效率的瓶颈点,如果尝试将传统的梯度下降法与最新的元学习算法结合,引入动态学习率调整和模型参数快速初始化机制,或许能在不牺牲模型性能的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