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真实心态,西域小民(2 / 2)

加入书签

着柳林坐在院子里,给他唱西域的歌谣。阿依帕在一旁捻毛线,火光映着她的白发,絮絮叨叨说家里的事:“孩子爹娘去城里卖玉,去年遇上沙暴,就没回来。我和古丽守着这驿站,靠卖葡萄、给商队做饭过活。”柳林静静听着,忽然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也是这样,总在灯下缝补衣裳,絮叨着让他多吃点饭。

第二日,柳林辞别商队,独自去于阗城逛玉市。于阗的玉市热闹非凡,摊位上摆着各色玉石,有带着石皮的原石,也有打磨好的玉佩。他走到街角一家小铺前,看见铺主买买提正对着一块原石发愁——石头上有道裂纹,磨掉可惜,不磨又卖不上价。

“老板,这块玉给我看看?”柳林拿起原石,指尖摩挲着裂纹。他虽不是玉匠,却常年接触兵器,对材质的纹理格外敏感。“这裂纹看着深,其实只在表面。”他指着裂纹的走向,“您要是信我,顺着裂纹磨个缠枝纹,正好把瑕疵盖住,反而显得别致。”

买买提半信半疑,拿起刻刀试着磨了几下。没想到顺着纹理一剔,裂纹果然浅了不少,露出里面温润的白玉。他眼睛一亮,连忙拉着柳林坐下:“兄弟,你这眼光绝了!快坐,我给你泡壶好茶!”

接下来的几日,柳林常去买买提的铺子里帮忙。买买提教他辨玉——看玉的水头,要对着光看通透度;摸玉的温度,真玉入手冰凉;听玉的声音,轻轻一敲,清脆的是好玉。柳林学得认真,偶尔也帮着磨玉,指尖被刻刀磨出了小茧,却乐在其中。

有天傍晚,买买提拿出一块羊脂玉,递给柳林:“这块玉,我磨了三个月,想做个平安扣。你帮我看看,刻什么花纹好?”柳林看着玉的质地,忽然想起古丽编的草骆驼,便说:“刻个小骆驼吧,西域的骆驼,能驮着人走过风沙,寓意平安。”买买提眼睛一亮,当即拿起刻刀,一点点雕琢起来。

柳林在玉市待了半月,这天跟着买买提去沙湖边采玉。沙湖是于阗有名的采玉地,湖水清澈,能看见湖底的玉石。他们蹲在湖边,用长杆打捞玉石,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呼救声。

跑过去一看,是个小男孩掉进了湖湾的深水区,正扑腾着挣扎。柳林来不及脱衣服,纵身跳进湖里。湖水冰凉,他游到男孩身边,托起他的腰往岸边游。男孩吓得浑身发抖,紧紧抱着他的脖子:“叔叔,我怕……”

救上岸后,男孩的父亲赶过来,是个玉商,名叫吐尔逊。他握着柳林的手连连道谢,非要请他去家里吃饭。柳林推辞不过,跟着去了吐尔逊家。吐尔逊家的院子里种着沙枣,他拿出自家酿的果酒,倒了一碗递给柳林:“兄弟,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以后在这于阗,有事尽管找我!”

饭桌上,吐尔逊说起生意上的难处:“最近朝廷的使者来了,给于阗王送了不少铠甲,要我们多给朝廷送玉,可玉价压得太低,我们这些小商人根本赚不到钱。”柳林心中一动,却没接话,只是听着吐尔逊抱怨。

临走时,吐尔逊的儿子拿着一块小小的墨玉,递给柳林:“叔叔,这个给你,是我捡的,能辟邪。”柳林接过墨玉,触手光滑,上面还带着孩子手心的温度。他摸了摸男孩的头,笑着说:“谢谢小男子汉。”

离开吐尔逊家时,夜色已深。柳林走在于阗城的街上,手里攥着那块墨玉,又想起阿依帕的葡萄、买买提的刻刀,还有古丽的歌谣。这些平凡的烟火气,像细小的光,落在他心里。他知道,等他回到凉州,又要回到算计与厮杀里,但此刻,他只想把这西域的温暖,好好藏在记忆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