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稚子惊村(4 / 5)

加入书签

西,能听到几里地外的鸟鸣,甚至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前一天晚上他说第二天会下雨,第二天必定会乌云密布,下起瓢泼大雨。村里人对他越发敬畏,再也没有人敢提他是外姓人的事,反而都把他当成了村里的福气,谁家有个难事,都会来问问柳林的意见。

柳林六岁那年,王家村遭遇了大旱。从春天到夏天,几乎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河沟里的水也干得见底,村民们急得团团转,有的甚至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去别的地方。

柳强看着自家地里干裂的土地,愁得睡不着觉。柳林见爹娘整日唉声叹气,心里也不好受。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突然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气息从地下传来——那是水的气息,虽然很淡,却真实存在。

第二天一早,柳林拉着柳强的手,来到村西头的一片空地上,指着地面说:“爹,这里有水,挖井能出水。”

柳强愣住了:“娃,你咋知道这里有水?这地方连草都长得少,怎么会有水?”

周围的村民也围了过来,有人质疑道:“柳林,你可别乱说,挖井可不是小事,要是挖不出水,白白浪费力气不说,还会耽误时间。”

柳林却很肯定:“我能感觉到,这里的地下有水,而且很深,挖出来就能救庄稼。”

王小虎的爹王大胆站出来说:“我信柳林!这娃从来不说瞎话。反正现在也没啥办法,不如就试试,挖不出水也不怪他!”

村里人见王大胆都这么说了,也纷纷表示同意。柳强找来了村里的几个壮劳力,拿着铁锹、锄头,开始在柳林指的地方挖井。

一开始,挖出来的都是干硬的泥土,连一点潮气都没有。有人开始动摇了,说柳林是不是弄错了。柳林却只是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时不时提醒他们:“再往下挖三尺,就能看到湿土了。”

挖井的人半信半疑,继续往下挖。果然,挖了三尺后,泥土渐渐变得湿润起来。又挖了几尺,突然有水流冒了出来,虽然不大,却源源不断。村民们都激动地欢呼起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这口井,不仅救了地里的庄稼,也救了整个王家村。

从那以后,柳林在村里的地位彻底稳固了。柳强夫妇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别人的尊敬,再也没有人提起他们是外姓人的事。柳强常常看着柳林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生了这么一个儿子。

柳林十岁那年,李秀才把柳强叫到私塾,郑重地对他说:“柳家汉子,柳林这孩子太聪明了,我教不了他了。《论语》《孟子》他都能倒背如流,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比我这个秀才懂得都多。你还是送他去青山镇的书院吧,那里有更好的先生,能教他更多的东西。”

柳强心里既骄傲又忐忑。送柳林去书院,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可他知道,不能耽误了儿子的前程。他和王桂芝商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青山镇打听书院的事。

就在柳强准备带柳林去书院报名时,村里突然来了几个穿着锦衣的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气度不凡,自称是青山镇镇长的管家,是来请柳林去镇长家做客的。

“镇长听说柳林小先生是个神童,特意让小人来请您过去,想让小先生给镇长的公子当伴读。”管家对着柳林,语气恭敬得不像对一个十岁的孩子。

柳强愣住了,他没想到镇长会亲自请柳林。王桂芝也很惊讶,拉着柳林的手,小声问:“娃,你想去吗?”

柳林抬起头,看了看爹娘,又看了看管家,平静地说:“爹娘让我去,我就去。”

柳强和王桂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慰。他们知道,这是柳林的机会,也是柳家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柳林换上了王桂芝连夜给他做的新衣裳,跟着管家离开了王家村。走的时候,村里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