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国债(2 / 2)
百姓“借钱”有损皇家威严和统治权威,可能担心国债的发行会削弱自身的绝对权力。
社会认知层面,百姓对国债这种金融工具极为陌生。在传统观念里,与官府的经济往来多是缴税纳赋,突然出现一种需要自己拿出钱借给官府并期望未来获利的方式,民众难以理解和接受,会对其可靠性产生怀疑,从而不愿参与。
此外,信息传播不畅也是重要因素。古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难以将国债的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到全国各地的民众耳中,导致民众无法全面了解国债,也就无法积极参与国债的认购。
所以,叶明觉得还是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一开始就实行国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