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革新成功(2 / 2)

加入书签

分块规,读数…五十点一…不,五十点零五格!”老匠人声音发颤地报数。有微小误差,但已远超现有任何量具!

接着,换上一块标定过的、仅有一毫(百分之一寸)差距的试件!指针清晰地移动了约五格!

这意味着,这台杠杆比较仪,理论上达到了惊人的“一毫”分辨率!

虽然绝对精度受限于块规本身和机构的微小误差,无法完全保证,但其相对测量和分辨微小差量的能力,已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工棚内死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夹杂着哽咽的欢呼声!老匠人们相拥而泣,宋应文更是激动得直接瘫坐在了地上,望着那微微颤动的指针,如同看到了神迹。

叶明的心中同样波澜起伏。他知道,这只是起点,距离真正的微米精度还有遥远的路程。

但这台仪器的诞生,意味着兵械院终于有了一把能够窥探微观世界、严格量化精度的“尺子”!

从此,零件的优劣不再仅仅依赖经验和手感,而是有了冰冷而精确的数据标准!

“立刻着手复制两台!”叶明压下激动,沉声命令,“一台作为母仪标准,封存保管;一台送至机巧坊,用于精密零件检测;最后一台,送至水力车床工坊,用于校准机床和刀具!所有检测数据,必须登记造册!”

精度的大门,终于被推开了一条缝隙。

而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严苛的质量要求。

一批批原本被认为“差不多”的零件,在新的杠杆比较仪下无所遁形,超差者被毫不留情地退回,引发了短暂的效率阵痛,但也迫使工匠们不得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和理解《公差典》的真正含义。

就在精度之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时,北疆再次传来消息。

这一次,不是八百里加急,而是一支规模不小的皇家禁军车队,押送着叶秋将军呈送给皇帝的“战利品”,以及…一封来自皇帝的密旨。

车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十副破损不堪、却依旧能看出其狰狞面貌的狄人铁甲。

这些铁甲造型与中原制式迥异,但锻造工艺相当精良,甲片厚实,表面甚至进行了简单的防锈处理。

其中几副铁甲的胸口或肩部,有着明显的、被惊雷弩箭撕裂穿透的可怕创口,也有被破阵钟声波震得连接铆钉松脱的痕迹。

兵部尚书徐嵩、侍郎王焕等一众官员被皇帝召来一同查验这些战利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