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叶风的叮嘱(2 / 2)
就会占领。
看来,除了埋头搞技术,也是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舆论,将“格物”与“利国利民”、“开拓进取”联系起来,而非仅仅是“奇技淫巧”。
不过,此事急不得,需润物细无声。
他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楮竹混合纸上。纸张微泛青光,质地坚韧,墨迹清晰,已是上佳的书写材料。他提笔,开始梳理思路:
一、齿轮标准化。需与宋应文及工匠确定几种常用尺寸、齿形的齿轮作为“标准件”,制定简易的测量工具和制作规范,以便批量生产和互换使用。此事关乎未来所有机械传动的基石。
二、活字改良。目前的泥活字和木活字仍有易损、易受潮变形之弊。可尝试烧制陶活字,或研究金属活字的铸造工艺。同时,排版工具也需优化,提高效率。
三、书籍选材。第一本廉价书籍至关重要,需兼具实用性与影响力。启蒙识字类,如《千字文》、《三字经》?、基础农书(如辑录各地先进农法)、或是简单算学手册?此事还需与太子、甚至陛下商议。
他正凝神书写,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忽然,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书房外停下。
“少爷,边关急信,大少爷派人加急送来的!”是墨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叶明心中一凛,放下笔:“进来。”
墨痕推门而入,双手呈上一封盖有火漆的信函,信角还沾着些许风尘。叶明迅速拆开,借着烛光阅读。信是大哥叶秋亲笔,字迹遒劲,略显潦草,显然是在军务倥偬间写就。
信中先报了平安,详述了北疆最新局势。
狄人虽退,但小股骚扰不断,边关仍需高度戒备。
新型弩机在守城与巡防中作用巨大,尤其夜间预警,大大减少了哨兵伤亡。
叶秋在信中对此再三致谢,并询问能否提供更多,以及是否有更轻便、适合骑兵携带的型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