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解释雷电(2 / 2)
喃喃道:“光速迅捷,声速迟缓……先见后闻,乃因其速不同……此理虽简,却直指本质啊!”
宋应文眼中也异彩连连,抚掌道:“三少爷以此童稚之问,阐释天地至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真乃教育家之手段!若将此例编入《自然格致》‘雷电’篇,必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叶明看着兴奋的妹妹和两位激动不已的老先生,心中豁然开朗。
他知道,编写《自然格致》最大的难点,或许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呈现和引导。
叶瑾的提问,为他指明了方向——从孩童最纯真的好奇心出发,用观察和比喻,一步步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
然而,他也深知,这种“祛魅”的解读,一旦流传出去,必将引起比算学更大的风波。
那些将自然现象与天人感应、鬼神之说紧密捆绑的势力,绝不会坐视不理。
“将此番关于雷电先光后声的观察与推理,作为《自然格致》‘气象’篇的一个引子,着重引导观察与思考,暂不做出绝对结论。”
叶明对宋、林二人叮嘱道,“我们编纂此书的宗旨,是启发思考,而非提供唯一答案。要留给读者自行探索的空间。”
窗外,雷雨渐歇,阳光重新穿透云层。叶瑾心满意足地跑出去看天边的彩虹了。
书房内,叶明与两位先生就《自然格致》的编纂原则和表述策略,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他们决定,全书将采用“观察-提问-猜想-验证(或提供多种古人解释对比)”的结构,极力避免武断的结论,从而减少授人以柄的机会。
叶明知道,他正在做的,是在一块坚硬的冻土上,小心翼翼地植入一颗名为“理性”与“实证”的种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