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深耕固本(2 / 2)
理解着“直线传播”的概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就像我躲在娘亲后面,前面的灯就照不到我了,墙上就有我的影子了,对不对?”
“对极了!”叶明赞许道,“瑾儿能用自己见过的事情来理解,非常棒!”
看着叶瑾蹦蹦跳跳地跑出去,和伙伴们继续用身体做影子游戏,叶明心中感慨,真正的启蒙,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观察、提问和验证中完成的。
这些孩子心中埋下的理性种子,远比任何空洞的辩论更有力量。
为了进一步夯实根基,叶明开始着手另一项计划——扩大格物院的技术影响力,用更多实实在在的“利民”成果,来支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
他督促工匠们加快二代“瑾车”的研制,目标是在保持省力效果的前提下,将成本和重量降低三分之一。
同时,他指示造纸工坊,集中力量攻关,力求将黄草纸的成本再降低两成,使其价格真正低廉到寻常百姓家也能偶尔用于记账、写信。
他还秘密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改良农具。
他找来几位老农和木匠,开始研究如何给现有的犁、耙等农具加装简单的铁质部件或改进结构,以期能稍微提升一点耕作效率,节省一些畜力人力。他知道,农业是国之根本,若能在此有所贡献,格物院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这些举措,没有一件是惊世骇俗的,却都是切切实实能够改善民生、提升国力的。
叶明如同一个老练的农夫,不再急于播种那些可能引起风波的“奇花异草”,而是专注于耕耘好现有的土地,施肥、除草,让稻禾长得更加茁壮。
他深知,只有当格物院与国计民生的捆绑足够深,产出的成果足够多、足够好,深入人心,它才能拥有抵御一切风雨的韧性。
这场思想与技术的“种田”,他选择用最扎实的深耕,来应对最猛烈的风浪。他相信,时间,会站在不断创造价值的一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