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暗刃初现(1 / 2)

加入书签

皇帝亲临格物院的肯定,以及“标准择优而从”的定调,如同给叶明和他的事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推力。

朝堂之上,公开质疑“格物”与“新学”的声音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谨慎的观望,甚至不乏一些嗅觉灵敏的官员开始尝试性地接触、了解。

格物院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标准制定与推广司”在宋应文的主持下,高效运转,陆续整理并公布了关于齿轮、轴承、度量衡(限于格物院内部及合作工坊使用)、乃至简易建筑结构等一系列基础标准手册,并开始接受工部下属部分衙门的咨询。

“技艺传习所”的第二批学员招录,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不仅寒门与工匠子弟踊跃报名,一些低阶官员和家境殷实的商户也千方百计想将子弟送入。

叶明坚持了最初的选拔标准,着重心性、悟性与动手能力,确保了传习所的纯粹与活力。

第一批学子如石柱等人,已开始承担部分辅助教学和研发任务,成长迅速。

水力磨坊的实地建造在京郊一处水源充沛的皇庄正式动工。石柱带领着团队和招募的民工,依据放大后的图纸,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叶明时常前往巡视,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水坝、引水渠和巨大的木质水轮骨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就在这表面一派欣欣向荣之际,潜藏的危机也如同水下的暗礁,悄然显露狰狞。

首先是一封来自江南的密报。赵铁锤在信中提到,“瑾车”推广虽总体顺利,但也遇到了一些古怪的阻力。

几个原本态度积极、已开始小规模生产标准“瑾车”的民间匠坊,接连遭遇了不明原因的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作坊和库存损毁严重,极大打击了其他匠户的信心。

当地官府调查后,皆以“天干物燥,不慎走水”草草结案。

“三少爷,俺觉得这事蹊跷!”赵铁锤在信中写道,“失火的都是学咱们学得最好、出货最多的几家。时间也赶巧,都在夜里。俺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想吓退那些跟咱们干的匠户!”

叶明看着信,眼神渐冷。这不再是阳奉阴违的软抵抗,而是赤裸裸的、带有恐吓意味的破坏。

手法干净利落,不留把柄,显然是老手所为。

能在江南地界有如此能量的,除了盘踞当地的世家豪强,还能有谁?这恐怕是王、卢等家,见正面阻拦无效,开始动用更黑暗的手段了。

几乎与此同时,墨痕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根据安插在庆郡王府外围的眼线回报,近几个月来,王府采买物资中,用于鞣制皮革、炼制某种特殊油脂的数量悄然增加了不少,且来源隐秘。

更重要的是,王府的几个外围庄园,近期以“修缮屋舍”为名,运入了大量原本常用于建筑军寨的巨木和青石,其数量远超正常修缮所需。

“少爷,庆郡王……似乎在有意识地囤积某些物资,其动向,不太对劲。”墨痕低声道。

叶明心中警铃大作。江南的纵火是商业与技术层面的恶性竞争,而庆郡王这边的异动,则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与军事阴谋。

这两者看似无关,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阻碍乃至摧毁他正在推动的变革。

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比他想象的更为庞大,也更为不择手段。技术的推广,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与利益的较量,更卷入了凶险的政治漩涡。

叶明没有慌乱,他深知越是此时,越需冷静。他做了几手安排:

第一,密令赵铁锤,在江南暂停大规模公开推广,转为更隐蔽的“技术扶持”。选择背景干净、位置隐蔽的可靠匠户,建立小型的、分散的核心部件生产点,由格物院直接控制供应链。同时,让他暗中收集纵火事件的线索,哪怕只是蛛丝马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