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尘埃落定(1 / 2)
庆郡王李云峥被革去王爵、打入宗人府大牢的消息,如同一场席卷朝野的飓风,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京城的权力格局。
昔日与庆郡王府往来密切的官员人人自危,王、卢等世家更是紧闭门户,行事骤然低调,仿佛一夜之间从京城勋贵的交际圈中蒸发。
朝堂之上,针对叶明和格物院的攻讦之声戛然而止。
那些曾含沙射影的御史们,此刻要么称病不朝,要么在叶明面前表现得异常谦恭。
皇帝虽然并未对王、卢等家立刻采取进一步行动,但那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与警告。
格物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
经费拨付再无拖延,物料采购一路畅通,甚至连工部那边对“标准”的审议进程,也莫名其妙地加快了许多,几乎是以一种默认的态度,认可了格物院制定的大部分基础标准。
“三少爷,如今这局面,可是前所未有啊!”宋应文抚摸着新送来的、质地优良的算学纸张,感慨万千。院内往来办事的官吏,无论品级,对格物院人员都客气有加。
林文博则更关心他的学问,兴奋地整理着从胡氏铁匠铺查抄来的那些西域工艺笔记,如获至宝:“此乃他山之石,或可助我格物院锻铁之术更上一层楼!”
叶明并未被这表面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庆郡王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棋子,真正的对手依然隐藏在暗处,只是暂时蛰伏。
王、卢等世家盘根错节的势力并未根除,他们就像受伤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暴起反击。
他利用这难得的平静期,加快了各项事务的推进。
京郊皇庄,大型水力磨坊终于全部竣工。在一个选定的吉日,由太子李君泽亲自主持,举行了简单的启用仪式。
当水闸提起,清澈的渠水奔涌而下,巨大的水轮发出沉重的轰鸣,开始缓缓转动,并通过精密的齿轮组,将澎湃的动力传递至数丈开外的石磨坊时,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磨盘飞旋,金黄的麦粒流入,雪白的面粉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效率远超人力、畜力数倍,且日夜不息。
“神迹!真是神迹啊!”老农们激动地跪地叩拜,感谢皇恩,也感谢造出这“神物”的格物院。
庄头更是算盘打得噼啪响,兴奋地向太子汇报,这磨坊不仅能满足皇庄自身需求,还能为周边数个村庄加工粮食,预计每年能节省大量人力畜力,增收节支数额惊人。
太子李君泽亲眼目睹这震撼的一幕,心中豪情万丈,对叶明低声道:“明弟,见此物,方知你常言‘格物之力,可敌千军万马’绝非虚言!此等利器,当尽快推广天下!”
水力磨坊的成功,成为了格物院最耀眼的招牌,也堵住了所有质疑者最后的嘴巴。
与此同时,“技艺传习所”的第一批二十名学子,经过近一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正式毕业。
叶明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并根据各自所长和考核成绩,进行了分配:大部分优秀者留在格物院,成为研发和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
少数几人,则被派往江南、河东等已打开局面的地区,担任技术指导,协助赵铁锤等人,将“瑾车”、“改犁”等技术更深、更广地扎根下去。
石柱,因其在水力项目上的卓越贡献,被破格任命为格物院新成立的“水力机械科”代理主事,成为最年轻的技术部门负责人。
看着这个一年前还只是普通工匠、如今却已能独当一面的年轻人,叶明深感欣慰。
人才的成长,是格物院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墨痕向叶明汇报,庆郡王虽已倒台,但其王府部分隐秘的产业和人员,似乎在被迅速而有序地转移、接收,手法老练,不似群龙无首的混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