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投名状上映(1 / 2)

加入书签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太容易得到的,他们往往不懂得珍惜。

越是想要,就越不给他们。

在历史上也是同样如此,《千手观音》在棒子国的民间演出一直被请求了四年,才在残奥会上亮相。

之后,多次收到棒子政府和机构的要求,在国立剧场和世宗文化会馆这种顶级的场馆演出。

但凡次一点的场馆都不带去的。

曾经。

春晚是创造流行的机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说着家常话,乐呵几声。

再后来,大家还迁就一下。

等再后来,连迁就都不迁就了,直接骂。

毕竟大过年的你来添堵,谁还惯着你?

这种就像电影一样,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市场会教育他做人。

但今年的春晚,却是创造了无数热梗。

“八十、八十!”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是人没了,钱没花了!”

“人最最最大的悲哀是人活着,钱没了”

“人心倒了,咱想扶也腹部起来!”

“…”

李琦一个人就贡献了三个小品,两歌曲。

这些歌曲,在文艺圈广为流传。

娜英所谓的什么艺术性?

在李琦的面前一文不值,还还能比我更艺术性?

央视。

一场春晚仿佛让整个大厦的气氛都生了极大的改变,大家看着新来的领导以及袁德妄等导演,一个个目光闪烁。

春晚过去了,可很快就是元宵晚会。

到时候谁上?

央视的电话叮铃铃响个不停。

工作人员忍不住抱怨:“我是来值班的,不是来接电话的。”

“哎呦,这一天天的…真想把电话线给拔了。”

正说着,门卫从外面走了进来,背着一大袋的信件,“你好,这是给央视写信的。”

“写信?这都什么时代了?大伙儿都打电话,怎么还有人写信?这么多?”

“这么多信?我的妈呀!”

值班室里的几个人围上来,看着这沉甸甸的袋子都惊呆了。

“这都什么年头了?大伙儿不都打电话、邮件,顶多个传真吗?怎么还兴写信?还这么多!”

“谁说不是呢!”

老张捶着酸疼的老腰,“好些年了,大楼的收室就没见过这种阵仗,今年这是怎么了?捅了信鸽窝了还是咋地?”

几个人好奇地扒拉着信袋。

“咦?这好多都是写给‘《千手观音》全体演员收’的……”

“哟,这个是写给费翔的!”

“还有李琦的!

写给导演的……”

一位年长的编辑扶了扶眼镜,露出恍然的神色:“我有点明白了!

当年费翔第一次上春晚引爆全国后,就收到过像小山一样的观众来信!

好几麻袋都装不完,处理起来都麻烦。

今年他阔别多年重回春晚,风采依旧!

想来写信的这些‘老’观众,大多是上了年纪、还保持着用纸笔倾吐心声习惯的人。

他们可能不太会用电话,或者觉得写信更郑重其事。

。”

几个人看着信件,“这…怎么处理?”

“对了,袁导今天也在值班,要不我问问他。”

几分钟之后,就听着走廊里传来一阵骂声:

“总导演是谁,不知道吗?你问我干嘛?…你在教我做事?”

“不敢,不敢!”

工作人员灰头土脸的从袁德妄的办公室出来,挠了挠头,艹,你没当上总导演,能怪我?

算了,还是打电话给「璀璨娱乐」,问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