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开端(1 / 4)

加入书签

加利福尼亚州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一片原本属于牧牛与草场的宁静之地,此刻正经历着一场奇异的蜕变。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青草与泥土的芬芳,而是木材、油漆和一种刻意营造的、属于遥远东方的神秘气息。

这里,正是好莱坞巨制《艺伎回忆录》的核心外景地。

这部改编自阿瑟·高顿同名畅销小说的电影,其视觉世界的构建,主要在美国本土和本子两处完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影片中那些充满浓郁本子风情的场景,其主体并非诞生于京都的古街巷弄,而是在导演罗伯·马歇尔的指挥棒下,于美国西海岸的这片牧场上,历经整整14周的精心雕琢,硬生生“生长”

出来的一个艺伎区。

马歇尔的要求极为苛刻,“我需要一个能够准确缓缓本子只园艺伎区氛围的场地。”

最终,加州这片开阔的牧场以其可塑性和可控性胜出。

他们铺设了蜿蜒的石板小径,搭建起带有精致木格窗和深色瓦顶的传统町屋,移植了符合意境的植物,甚至人工营造了潺潺流水。

每一个细节都力求逼真,力求让观众相信,这就是那个充满浮世绘般色彩与幽玄之美的只园一角。

当然,纯粹的搭建不足以支撑整部电影的时空跨度。

影片的取景地还涵盖了洛杉矶及其周边地区。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片中重要的火车站场景,其拍摄地并非在本子,而是选在了加利福尼亚州铁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以其保存完好的历史火车和站台,为电影提供了完美的时代背景。

而在本子本土的取景,则更多地承担了“背景板”

和氛围营造的功能。

摄制组确实踏足了本子那些闻名遐迩的地方。

游人如织却风情独特的花见小路,那绵延不绝、仿佛通向神域的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悬于山崖、俯瞰古都的清水寺,以及幽静深沉的吉峰寺。

尤其是作为本子最负盛名的艺伎区——只园。

其整体氛围、建筑的精髓、街巷的肌理,都被巧妙地捕捉并融入到了这座加州搭建的“只园”

今天,剧组正在拍摄“千代”

遭遇男爵强迫的场景。

这场戏情感复杂,需要演员在极度的恐惧、屈辱中,依然保持艺伎特有的隐忍与克制,眼神的传递至关重要。

“cut!”

导演马歇尔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躁,打破了片场的寂静。

这已经是这个镜头的第n次重拍了。

他大步走向场中,目光锐利地锁定章子宜:

“你的眼神!

不对!

完全不对!”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片场回荡,“你需要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助感,是那种无声的、强烈的祈求!

你要让观众透过你的眼睛,看到千代内心的呐喊——‘放过我!

’你懂吗?这是艺术!

艺术需要这种极致的真实和冲击力!”

章子宜站在布景中央,身着繁复的和服,妆容精致却难掩疲惫。

她咽了一口唾沫,努力平复着情绪,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但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果算什么,被强算什么?

为了好莱坞,她什么都可以忍受:

“好的,导演。

我明白了。

我再调整一下。”

她深知这场戏的分量,但反复的ng和导演的严厉,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马歇尔脸色有些青,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没有立刻下令重拍,而是转身走向片场边缘。

那里站着几位身着西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