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你们不体面那我就帮你们体面(1 / 4)
轰——!
!
!
巨大的、仿佛能撕裂时空的咆哮声猛然炸开,一架涂装着二战时期米国陆军航空队星徽的c-47“空中列车”
运输机。
如同一个从历史深处冲出的钢铁巨兽,粗暴地挣脱地心引力,昂冲入加州的碧空。
强劲的涡流从它的三叶螺旋桨后喷涌而出,卷起跑道边缘积年的尘土,形成一片短暂而壮观的赭黄色烟云,仿佛战场硝烟在和平年代的预演。
这不是档案里的黑白胶片,而是《决战中途岛》片场的实拍现场。
李琦站在监视器后,眯着眼,感受着这近乎原始的机械力量带来的物理震撼。
他不是不想做特效。
恰恰相反,这部宏大的战争史诗里,计划中的特效镜头过1500个,几乎所有惨烈的海空战争场面、舰艇爆炸、战机格斗,都将由顶尖的cg技术构建。
但,2004年的电影特效工业,有其冰冷的极限。
数字绘景尚无法完全模拟出实体飞机在低空俯冲时,那种因空气动力学极限而产生的、近乎失控的震颤感。
流体模拟技术也难以百分百还原高舰艇劈开巨浪时,海水的粘滞与迸裂的物理真实性。
最极致的真实,往往源于最笨拙的实践。
于是,只能“实拍”
——租用、修复老式飞机,寻找经验丰富的特技飞行员,将镜头置于最危险的位置,一次,两次,无数次……
直到捕捉到那转瞬即逝的、足以以假乱真的震撼画面。
“cut!”
导演的咆哮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明显的不满足,“再来一条!
我要它的影子几乎擦着海浪!
我要看到机翼的扭曲!”
为了拍摄战斗机从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的经典镜头,剧组在巨大的摄影棚内,1:1搭建了航母甲板的部分结构,并采用了昂贵的360度环形拍摄技术。
演员在绿幕前的模拟器上表演,后期再将数字生成的海洋、天空、舰体进行无缝合成。
每一帧燃烧的都是预算,每一次重拍都是对耐心和资金链的极限考验。
执掌这艘“烧钱巨舰”
的舵手,正是罗兰?艾默里奇。
这位以“毁灭世界”
闻名的德意志导演,刚刚用《后天》将纽约冻成了冰封地狱,此刻正沉浸于另一场源自历史的火热毁灭。
他被称为“灾难片大师”
,其作品序列几乎是一部世界地标建筑的花式毁灭名录——白宫、金字塔、自由女神像……
如今,他将他的爆破美学和宏大叙事偏好,投向了1942年那片决定命运的海域。
“ne!ne!ne!…”
艾默里奇对着监视器不住地摇头,金色的头因激动而颤动,他对刚刚拍摄的轰炸机编队镜头极度不满,要求立刻返工。
这组镜头已经反复拍摄了六周,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已身心俱疲,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抱怨。
但艾默里奇的坚持近乎偏执,他的眼中只有他脑海里的那个完美画面。
李琦站在不远处,只能无奈地挠头。
他选择艾默里奇,看中的正是他对大场面那近乎苛刻的掌控力和视觉奇观的创造能力。
既然将导筒交出,就必须给予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在这种动辄百万美元级别的烧钱环节,任何外行的指手画脚都是大忌。
他甚至已经想好,这部戏之后,将那部更疯狂的全球灾难预言《2012》也交给这位“破坏王”
。
趁着拍摄间隙,艾默里奇带着一身硝烟味和兴奋感走向李琦,“李先生,”
他的英语带着德语的口音,但语气异常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