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思想问题(3 / 4)
却渐渐皱起眉头,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现场他没有多说,只对黄建鑫低声交代了一句:“剧组收工以后,开个会。”
导演黄建鑫、制片人孔阳、摄影老包、道具老杨,以及几位从国内来的幕后人员一听要开会,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开啥会啊?”
“不知道啊,李总要讲话?”
“是要做思想工作?”
尽管很多人总觉得“思想工作”
没必要,但老一辈从业者却始终坚信:思想统一至关重要。
尤其是跨国合作中,美方演员自有其表演体系。
而李琦必须要确保中方团队至少理解《触不可及》的核心表达是什么。
…
傍晚时分,所有人准时到场。
“临时开个会,颜丹辰,你帮忙记录一下,我简单总结几点。”
李琦环视一圈,并没有空谈“思想问题”
,而是直入主题:“之前我来的时候就说过,要学会用米国人和好莱坞的思维拍戏,而不是我们一贯擅长的宏大叙事。”
“我们不需要试图为整个社会、历史或人类经验提供某种全面、统一、终极的解释框架——我们不需要宏大叙事。”
“就拿《触不可及》来说,它讲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相互碰撞、彼此救赎的故事。
这就是主线。”
“一边是年近5o的富豪,曾是跳伞爱好者,却因一场事故导致颈部以下瘫痪,只能靠轮椅和护工生活。
他住在市中心顶级豪宅,生活优渥却极度孤独。
身体的残疾让他与世界隔绝,身边的家人、朋友、护工都因他的‘脆弱’而过度小心,要么充满同情,要么带着功利,没人把他当作正常人看待。”
“另一边则是出身贫民窟、刚从监狱出来的黑人青年,他来应聘护工只不过是为了拿一张《拒绝录用证明》,好去领救济金。
他对‘照顾瘫痪富豪’一窍不通,甚至对菲利普的残疾没有一丝刻意怜悯。”
“这样的两个人撞在一起,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德里斯的‘散漫’令菲利普的家人不满,德里斯也因家庭琐事,比如养母和弟弟的困境,情绪崩溃,一度离开。”
“可分开之后,两人才意识到彼此有多重要,菲利普重新陷入孤独,连吃饭都失去了滋味;德里斯也才现,自己早已将菲利普视为家人,而不只是雇主。
最终,德里斯回到菲利普身边,陪他见到笔友,也真正帮他走出了内心的‘瘫痪’……”
“这个故事的内核在于——‘触不可及’的从来不是身体,而是人心……”
李琦将故事内核层层梳理清楚,突然敲了敲桌子问道:“你们凭什么觉得来了几天就能拍出真正的米国社会?你们觉得米国观众能看懂吗?”
全场无人回答。
“华夏人拍的电影为什么常常不受米国观众欢迎?不是因为文化隔阂多难跨越,而是我们总爱故弄玄虚,没有聚焦于人类共性的情感。”
“……”
黄建鑫被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想反驳,却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毕竟相比李琦在米国接连推出的爆款电影和剧集,他自己至今还没有任何国际成绩。
李琦并没有盯着他,而是继续看向众人说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是没有人性的。
大家都倡导家庭稳定、亲人和睦,都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我们这部片子瞄准的就是这样的共性题材。
为什么要拍它?我在这里明确说一句:就是为了冲刺奥斯卡。”
“别觉得功利,要想拿奖,你就得吃透米国的思想风潮。
我知道有人总想夹带点‘私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