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摇滚、张蔷(2 / 3)

加入书签

术院线以及以服务亚裔社区为主的影院上映,未能进入主流商业院线大规模铺开。

这直接导致其北美首日票房仅为13万美元,与其在内地和亚洲的火爆表现形成巨大落差。

“艹,这不行啊!”

后续的dVd、电视版权等渠道回收肯定是赚钱的,但这个目标却远远没有达到李琦预期。

要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动,其中一方面就是要在北美以及欧洲地区上映。

这么高的制作和营销成本,你不给我发行怎么行?

李琦给王建霖打电话,“王总,还是院线的事情,有时间一起去一趟米国吗?”

“行啊,正想着过完年给您打电话呢!”

王建霖这段日子可谓是意气风发,房地产行业大爆发,再加上文娱院线投资两个大金蛋,每天哗哗地往手里搂钱。

等李琦见到他的时候,发现对方带着个耳机,手里还拿着一个随身听。

离得近了,还能依稀听到里面唱着:“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白走到黑…”

嚯!

崔建的歌。

“喜欢他的歌?”李琦犹记得2016年,万大年会上,王建霖还唱了《假行僧》,引发全网热议,于是问道。

王建霖耸了耸肩,“也谈不上喜欢,但很欣赏这歌里面冲破束缚的生命力以及里面那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崔建作为华夏摇滚教父,在80年代社会的变革期,传递出来那种反叛、自由和探索的价值观。

同样的,王建霖在80年代下海经商,同样突破体质。

“我不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

或许也暗合他开拓的野心。

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李琦和老王碰到了一个人。

李琦虽然被称为天王,但其实他的专辑在一个人的面前是要甘拜下风的。

张樯。

她的嗓子真的太牛逼了,自带百万调音师。

这位注定写入世界音乐史的“东方夜莺”,其履历早已超出了“华语天后”或“亚洲天后”的范畴。

她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歌手专辑销量记录的保持者,一个真正站在世界流行乐坛巅峰的存在。

“张蔷?”王建霖率先认出来。

“李总?”

张蔷却是认出了李琦。

张蔷早年成名。

16岁出道,第一张专辑《东京之夜》便创下了不可思议的250万张销量,这在信息尚不发达的八十年代初,无异于平地惊雷。

18岁发行的《害羞的女孩》更是一发不可收,销量飙升到惊人的420万张。

据统计,仅仅在1985至1986这两年间,张蔷的专辑总销量就狂破2000万张大关。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绝对的天文数字,代表着一种席卷全国的文化现象。

《星期六》、《就在今天》、《伤心的电影》、《路灯下的小姑娘》……无数金曲旋律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符号,通过简易的双卡录音机和翻录磁带响彻街头巷尾。

在80年代,这真的算得上一个奇迹了。

1987年,她的部分歌曲风格被某些媒体打上“靡靡之音”的标签,认为其过于现代感的音乐会对青年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舆论漩涡也令年轻的张蔷身心俱疲。

双重因素下,刚满19岁的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愕的决定:急流勇退。

本来想着去国外深造,结果在香江遇到了青梅竹马的阿奇,两人选择结婚,生了一个孩子。

可惜,这段婚姻并未经受住时间考验,因阿奇后来的外遇而告终。

性格刚烈的张蔷选择了果断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