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走进李琦先生的伞,才知道有多香(2 / 3)
性就热闹热闹,趁这机会,我也正好总结一下「璀璨娱乐」在米国第一阶段的工作,向大家做个汇报。”
他刻意将“庆功”淡化为“总结汇报”,姿态放得极低。
“那感情好!”
宋代和华心社的负责人颔首,笑容更深。
这年轻人,很稳嘛!
…
待到所有重要宾客悉数落座,宴会厅内的喧哗渐渐平息下来,一种期待与庄重并存的气氛悄然凝聚。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主位上的李琦。
作为李琦的得力助手,孙丽已经长期驻扎香江,已经成了香江的核心人物之一,此刻适时地将一支无线话筒递到他手中。
她动作利落,眼神未曾交汇,满是默契。
李琦站起身,目光沉稳地环视全场。
他看到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其中有叱咤风云的影坛大佬,有正值盛年的巨星,也有渴望机遇的新锐导演。
他们的眼神复杂,交织着羡慕、期盼、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彷徨。
“首先,”他的声音通过话筒清晰传遍大厅,平和而有力,“看到有这么多的同志、朋友来参加今晚的聚会,队伍越来越壮大,我心里,很高兴。”
他稍作停顿,让开场白沉淀下去。
“报纸上,都在说《绝命毒师》在米国创造了多少记录,收视率有多高,拿了多少奖。这些成绩,确实值得高兴。”
他话锋微转,“但我觉得,比起这些数字,有一点的意义或许更大——《越狱》、《绝命毒师》,是由我们华夏的公司主要投资、由我们的团队主导开发剧本、并且,有我们华夏的演员深度参与的一部电视剧…我们是用自己的头脑和方式,在北美的主流市场,站稳了脚跟,发出了声音。”
台下寂静无声,许多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毫不夸张地说。”李琦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举重若轻的笃定,“摸清了脉络,米国电视工业的那一套流程化生产,一年鼓捣出几部收视率不错的剧,并非不可能。”
“赚钱,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他加重了语气,“但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思考如何通过成功的作品,持续地提升我们华语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名气和地位,赢得应有的尊重。”
他的目光掠过麦兆灰,掠过在场每一位香江电影人,“内地的一部分同行,已经先一步组团,前往好莱坞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项目对接。接下来,我希望,也能为我们香江优秀的导演、演员、以及顶尖的幕后制作班底,创造更多机会,一起去更大的舞台发展。
目前,《越狱》《绝命毒师》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更强地团结起来,优势互补,齐心协力——”
他手臂一挥,做出一个囊括的手势:“把我们共同的蛋糕,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哗哗哗!!!”
短暂的静默后,雷鸣般的掌声骤然爆发,持久而热烈。
这一次的鼓掌,远非最初的虚应故事,而是真正发自肺腑的认同与激动。
对于在场的香江演艺界人士而言,类似“走向世界”、“做大做强”的口号,在过去听得太多,大多如浮云过耳。
好莱坞于他们,是梦,亦是镜花水月。
而本地市场,则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渐萎缩。
再加上黑金渗入、帮派势力横行的那段灰色岁月,更是许多人心中不愿触碰的隐痛。
曾几何时,强如连城龙、洪金宝这般享誉国际的巨星,亦曾传出在资本与暴力的裹挟下,身不由己,甚至传闻有被枪械胁迫拍戏、事后酬劳难以兑现的遭遇。
至于那些光环不及他们的演员、无论是男、女演员。
为了拍戏,不知道要陪睡多少人,不分男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