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晋商露头(2 / 3)

加入书签

p>

张介宾也对傅山失望不已。

“宋应星?”

“好像是这个名字。

臣遇到他,他还问臣陛下留他在京又不给官做是要干啥呢?”

“呵呵,他居然跟傅山混在一起了,朕有想法了。

他俩既然无所事事,一心想考进士,你不妨告诉他俩,朕不会取他俩的。

朕有一个任务交给他俩,让他俩去皇庄研究所有农作物的病虫害,给农作物治病,整理一本防治书给朕。

需要银子,找王之心特批。”

“陛下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张介宾停下手中按摩动作,一脸惊讶。

朱慈炅转头看着他,小脸上一脸认真严肃。

“朕找龙虎山的道士算过他俩的命格了,他俩不能做进士,不然会是两个大奸臣。

相反,只是举人反而会成为留名青史的两个贤才。”

大明朝的人,那怕是张介宾这个从事医学研究的都对这种神神道道的东西不能免疫,一脸惊讶。

“臣知道了。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朱慈炅点点头,心中得意。

这理由真是好用,但这就最后一次了,千万别上瘾。

又问道:“景岳先生也是南方人,你在家乡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刘一燝?”

“陛下,刘阁老是江西人,臣是浙江人。

不过臣在老家也听过刘阁老,乡人评价,刘阁老节不如叶阁老,才略输方阁老。”

张介宾并不在意表意见,他知道小皇帝自有主见,这些都只是参考。

“叶向高,方从哲?这两个都死了。

其实都差不多,刘一燝比这两位要圆滑些,低得下头的。

你觉得他敢执行朕的那个计划吗?”

朱慈炅其实并无把握,他只是需要一位有威望的文官。

第一人选是叶向高,但不巧的是,当时他去世的消息刚好到京。

也考虑过韩爌,但韩爌的声望弱点,而且是北方人。

刘一燝是他综合考虑的结果,但他没想到刘一燝与东林绑定得这么深,一时间也犹豫了。

在朱慈炅看来,地位到了阁老这一步,所谓的阉党东林都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黄立极,张瑞图,甚至孙承宗就都是明证。

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执政思路的,但刘一燝祭拜钱龙锡,到京后与东林残余骨干的密切会晤,都无形中削弱了朱慈炅对他的期望。

张介宾有些颤抖,他第一次听到小皇帝的计划时就心惊胆颤,那怕已经和小皇帝一起推演过无数次,心中依然害怕。

他只是一个医者,从来没有参与过如此重大的政治决断。

“陛下,要不要臣去试探下他。”

“不用,你地位太低了,不可能试探出什么的。

他迟早要来见朕的,朕要亲自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成色!”

实在不行,钱谦益也不是不能考虑。

毕竟“水太凉”

滑跪的姿态已经被历史验证了的,但他不想把这件事的功劳送给钱谦益。

正想着,高起潜进来了,拿着一叠纸,耳中还别着一只炭笔。

匆匆忙忙的,一看就很忠诚王事,忙得脚不沾地的样子。

小皇帝的铅笔没有做出来,但制出了炭笔做出来了,小高同志成为了大内硬笔书法第一人。

“陛下,陛下的训练方法真是孙吴再世,汪起龙,张名振他们都很佩服。

奴婢也仔细记录了武进士们意见,陛下看看合理不合理,还要怎样修改。”

张介宾突然伸手挡住了高起潜递出的文字记录,神色郑重的道:“陛下,你才刚休息一会。

昭武卫就在那,又不会跑,你晚两天看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