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制度革命十五(2 / 2)

加入书签

吏员转官,这部分的人员也多得很,现在疫情结束,也必须要尽快给出说法。

基层的乡老里长也需要尽快纳入吏部管理才行,这些都需要章程。

大冢宰先前方案,我个人是有些意见的,有些太粗放,不符合陛下要求皇权下乡的指示。

类似还有很多,具体意见臣已经拟好草案,请陛下过目。”

说完,翁鸿业递上了他的意见文书,王坤连忙上前接过来,放在朱慈炅面前。

陈子壮看着自己连夜写的意见文书已经快掉下御案了,而翁鸿业厚厚的文书在朱慈炅面前打开,心中五味杂陈。

说不上怨恨翁鸿业,换作自己在他的位置,也会使用同样手法,但心中就是非常不爽啊。

第二个开口的居然是阮大铖。

“陛下,各位大人。

我也有些意见要提,陛下所说以礼治国,实际上并不太涉及官制变革。

天工院和印书局都有这方面的讨论,陛下所说学礼之法,其实也可以向行推进的。”

第三个开口的是孙传庭。

“陛下,诸位大人。

五军都督府当前不涉实权,变制并无影响,反而有利于皇民新军建设。

臣的意见是也可以先行推进,当然最好是刑部也同时有警巡建设,我们可以方便安置退役老兵。”

眼看会议要进入深入讨论,甚至具体细节的阶段了,朱慈炅真的很想很想溜了。

他将翁鸿业的文书推给刘一燝,缓缓开口打断了想要言的蒋德璟。

“刘先生看看一恒的意见,不少内容很有见地,你组织讨论,最后拿出具体方案吧。

朕就不参与你们讨论了,朕在这,司礼监都不说话了。

不过朕还要嘱咐几句。

《左传》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朕深以为然。

国策也不应该一成不变,我们要随时调整应变。

国家财税流失,国力维艰,我们要思考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加征。

病在官制,我们就要改革官制。

朕继位后,总有声音在朕耳边告诉朕,要宽刑简政,与民休息,说得朕这个三岁娃娃好像暴君一样。

治大国如烹小鲜,诸卿,有没有人告诉你们,锅底烈火,锅中油滚,该怎么烹?

官制便是那锅中之油,用好了调味,用坏了要糊锅。

我等暂时浇不灭锅底的烈火,那就要调控锅中的油温,朕希望诸卿都能谨慎些。

一个好的制度是国力展的前提,但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

国家在展,技术在展,天下也在展,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制应国情,制度要走在国情的前面。”

说完朱慈炅便起身离开御书房,身后一片恭送声。

刚出柔仪殿,朱慈炅就捂住自己脑袋蹲在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