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西宫夜话中(2 / 2)

加入书签

徐光启也连忙附和。

“陛下以五年为期任命内阁,朝堂纷争大减。

收御史入督政院,朝臣皆安心理政,政事虽繁杂,但基本稳定。

陛下虽幼,天下已无轻视陛下之徒。

只待陛下长成,大治之期不远矣。”

朱慈炅微微一笑。

“你们东林党人不敢乱来,不过是因为朕也学会你们东林党人的手段而已,你们污蔑先帝,朕也可以把你们的棺材板撬开。

所谓息党争,只不过是表面平息罢了。

来先生曾向朕推荐了四个人,今日朕只取了一个孙三杰,刘先生应该知道原因。

只因为孙三杰是山东人,在北方为官。

南北榜早已定制,南北之分野却依然存在。

朕居南京还不久,朕就明白了成祖定都北京的根本原因。

宋太祖说南人不可为相,虽然偏激,但不能说没有道理。”

刘一燝脸色铁青,胡须抖动。

“陛下是不是东林有什么成见?先帝所为,未必全是污蔑。

陛下是对老臣和徐子先有什么不满吗?老臣二人皆是南人。”

朱慈炅撅嘴,给了刘一燝一个莫名眼神。

“教育是国之大事,绝不容许任何民间和私人组织插手,说难听点这就是觊觎大位,颠覆国家。

在朕眼里,这是武后没有肃清的世家余毒,教育必须要官山海。

刘先生你护得了东林一时,护不了一世。

当蒙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官办教育完成,之流统统会被朕扫进垃圾堆。

或许以后还会出现课外补习班、学阀之类,但是胆敢向关乎子孙后代的教育伸手,无论是谁,朕都敢拔刀子。

教育是国家禁地,朕会留遗诏与后人,胆敢试法者,必族之。”

刘一燝双目圆睁,半响不语。

徐光启同样震惊,他没有想过,朱慈炅竟然比张居正,魏忠贤还要激进,这都已经不只是东林的问题了。

他感觉有些慌张,但他不敢开口反驳,低头喝茶,端茶碗的手却微微颤抖。

刘一燝终于回神,叹息了一声。

“陛下何至于此?陛下此心不知要失多少贤者于野,老臣只望陛下多读典籍,勿伤国本。”

朱慈炅不愧是刘一燝教的学生,他很快领会了刘一燝的意思。

一句“勿伤国本”

居然有两层含义,表面意思是贤者是国本,更深层次的意思是“伤”

,朱慈炅本人或者他的子嗣是国本。

他本来是真心想向两位阁老请教对策的,那知道聊着聊着聊出一团火气。

朱慈炅毫不退让。

“朕有天命在身,无惧宵小。

所谓贤者,不能为国所用,反为国之大害,贤从何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