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皇帝还是传儿香(3 / 5)

加入书签

门处垂落两条三丈白绸幡,幡尾以金线绣龙纹;院中七十二盏宫灯悉数裹上麻布,典籍库廊柱缠绕素帛,连石阶缝隙都填塞着棉纸剪成的雪花纹路。

    平日难得一见的大佬们皆着斩衰丧服,齐聚典仪堂。

    这是一场廷议,要议定天启庙号、谥号,同时也要为坤宁宫、启祥宫上尊号。

    礼部尚书周登道主持,内阁五大佬非常难得的集体参加,司礼监三大秉笔李永贞、赵本政和田昭列席,与会的是各部尚书侍郎,九卿,翰林,御史。

    济济一堂五十多人,是大明难得一见的大廷议。

    这两天可难为死周尚书了。

    作为大明朝有名的混子尚书,他的业务水平可想而之。

    不过他的两位副手,左侍郎孟绍虞和右侍郎温体仁还是在线的。

    两位侍郎为与会官员呈上《谥法考》与《庙号例则》,翰林学士钱士升则开始诵读历代帝王谥册。

    所有人都神情肃穆,言辞谨慎。

    “皇帝崩逝,朝廷当遵古制,定庙号、谥号,以彰其德。今日诸公齐聚,望各抒己见,为国尽忠。”

    周尚书缓缓开口,向内阁五大佬点点,示意廷议开始。

    “先帝在位八年,虽国事多艰,然其勤政爱民,尤重木艺,实为一代贤君。我以为,庙号‘熹宗’,喻晨光微弱,象征其未竟之志。”

    太常寺卿钱谦益首先开口。

    魏忠贤去世后,起复了一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