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制度革命(七)(2 / 3)

加入书签

有人都不跟朱由崧说话,刘一燝就是例外的,朱慈炅不在的时候,他经常把朱由崧弄来作吉祥物,掌印官。

    他最早发现朱由崧的妙处,极好极好的背锅侠,傀儡圣体,比小奶皇好操控一百倍。随着朱由崧自信丧失,越来越好控制了,朱由崧已经患上了刘阁老初级依赖症。

    “这事监国可以自行尝试,今日廷议的主题还是官制。陛下,要不让南吏部继续?”

    刘一燝口中的监国可以不分南北,吏部随时将南字重音。

    朱慈炅把玩着手中炭笔。

    “朕没来之前,你们没有讨论过吗?”

    所有人目光集中在刘廷元身上,吓得刘廷元缩了下脑袋。怎么,摸鱼一个多时辰,你们不感激我,怎么还有点怪罪我的意思?

    朱慈炅也注意到了刘廷元,武英殿朝会的时候,朱慈炅见过他。完全没有啥特别的印象,只知道他是黄首辅的人,身上也有阉党标签的。

    不过这个人似乎不怎么求上进,既然是阉党,怎么来南京这么久了不来单独觐见党魁朱慈炅的。

    朱慈炅隐约感觉没有讨论过大约是这个刘廷元干了什么事,不过他也不会追究这些小事。

    他低头在钱士升的奏章上直接修改,陈子壮一晚上的努力成果被他直接扔到一边了,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这个毫不经意的动作才是对陈子壮的暴击。坐在右首的他,仿佛看到了世界的冰凉,听到老蒙师复活拿着鞭子在他耳边嘶吼,你没用!你没用!

    “四柱之说不妥,朕意,大明官制改为两府三院制。两府为五军都督府,行政府,以五都督六尚书为两府首脑,三院,即督政院,佐政院,大理院。

    督政院已经建立完成了,大理寺升格大理院也很顺利,主要是佐政院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朕意,佐政院由内阁,司礼监,侍中司,翰林院,天工院,皇资院,皇家银行等组成。

    其中内阁下辖通政司,联络两府,从两府产生。司礼监管辖内廷皇庄等,由太监管理。侍中司辖六科、宗正,由督政院产生。

    翰林院下辖中书、国子监,由科举产生。天工院为朕辅理军政,从基层官员产生,朕直接任命。皇资院管理皇家公司,皇资公司,皇勋公司及日月商会等,未来从各商业公司管理中产生。皇家银行一般从户部和下属银行产生。”

    朱慈炅话还没完,刘一燝第一个变色,内阁居然被排除出了行政府,归入佐政府。这个佐政府,是个文官、宗室、太监组成的大杂烩,这很可能会降低内阁的影响力啊。

    最关键的是,督政院和大理院都有院首,而这个佐政院,院首是谁?

    钱士升也皱着眉头提笔记录,这个两府三院变动非常之大,即便是他的四柱设想,面对的改革压力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