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瑞王审案(四)(2 / 5)

加入书签

    刘鸿训老老实实的站起来,似是回忆似是背书。

    “按《大明律》刑律,诈伪篇:诸造器用之物不牢固、不真实,及绢布之属纰薄短狭而卖者,各杖五十。户律,市廛篇:凡诸物行人评估物价不平者,计所增减之价坐赃论。据《大明会典》规定,供御物品作伪者,加凡盗二等。嫌犯系连续作案,累犯,涉及数额特别巨大。臣以为,当判绞,即便依祖训减等,亦应是杖一百,流三千里,另加黥刑,刺奸商二字于面,追缴其任内一切所得,永削商籍,其子侄三代不得经商。另外,王爷还应厘算其违规制药损失,倍罚之。”

    曹思诚听刘鸿训的长篇大论听到一半就闭眼了,这小子没干过地方官啊,怎么这么熟悉,翰林都是过目不忘的吗?

    瑞王爷越听眼睛越亮,不愧是本王的长史,果然专业,厉害,一拍惊堂木,然后卡顿,忘词了。半响才道:“就这么办。”

    曹化春已经滩作一团,被昭武卫拖了下去。

    第三个是内宫监的太监杜勋,福德的总经理,也是民工登闻鼓要告的主犯,但不知道为何,御前走一圈,他变成次犯了。

    当夜民工冲进福德总店,就是要找他算账,结果他不在,他的一个跟班成了替死鬼。

    罪责很明显,克扣民工生活费,跟最初的生活标准下降了无数个档次,动不动就是扣钱,加班,这绝对是贪官,是福德下属各坊、各场、各厂、各铺两万民工集体咒骂和痛恨的人物。

    杜勋的地位不算低,经理在内宫监至少前五,换到司礼监怎么也是个秉笔,再混两年,换个衙门就是少监,到掌印也就五六年时间。

    朱慈炅看到他的名字了,但没有细思。

    况且他对史书已经免疫了,奸臣未必奸,比如高起潜高伴伴,特别忠心,连卢九德吴良辅都乖得很。

    忠臣也未必忠,比如孙承宗,这老头绝对跟信王有一腿,跟辽东那群偷太仓的军阀也千丝万缕,就是暂时还没有抓到证据。

    被关押多日,出门就挨了十记杀威棒的杜勋终于可以跟够份量的人物说话了。

    “瑞王爷,冤枉啊。”

    杜勋抬头又扫了一眼在坐文官武将,又给了瑞王爷一记炸雷。“王爷,奴婢没有去内官籍,不能被外朝审讯。”

    朱常浩愣住了,第一个喊冤的,还是第一个质疑程序合法的。

    瑞王爷有点搞不清楚了,看向刘鸿训,“刘秘书,有这回事吗?”

    刘鸿训皱眉了,支吾道:“海瑞曾审宦官盗官银案。”

    杜勋傲然开口,“先帝时,此案已经翻案,是海瑞污良为盗。”又对瑞王道:“就算奴婢有罪也应该是司礼监和东厂审理,何况奴婢冤枉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