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互助站的日常(1 / 6)
冬末春初的风,依旧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已悄然褪去了刺骨的锋芒,变得湿润而柔软。它穿过“向阳花苑”小区光秃秃的枝桠,卷起地上残留的几片枯叶,带来泥土解冻的微腥气息和远处隐约的鸟鸣。阳光不再苍白无力,开始有了温度,慷慨地洒在社区活动室那扇新换不久的绿色铁门上,将门楣上那块手写的、略显朴素的木牌子照得格外清晰:
**“向阳花苑“邻里守望”互助小站”**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3:30-6:00**
下午三点半,活动室的门准时被推开。一股混合着陈旧书籍、消毒水、孩子汗味和老人药油的气息扑面而来,并不好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心安的烟火气。
南宫婉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袖口微微磨损的浅蓝色棉布罩衫,外面套着件半旧的米色针织开衫。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用一根朴素的木簪固定着,几缕碎发散落在光洁的额头。她脸上脂粉未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是长期操劳的印记,但那双沉静温和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专注而明亮的光芒。她正弯着腰,动作麻利地将几张旧课桌拼在一起,铺上一块洗得干干净净、印着小熊图案的旧床单,权当“作业区”的桌布。
“婉儿姐!书来了!”一个爽朗的女声响起。张姐,那位热心的超市收银员,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纸箱,气喘吁吁地走进来。她身后跟着甜甜,小姑娘背着小书包,手里还费力地拎着一个小袋子。
“哎呀张姐!辛苦了辛苦了!”南宫婉连忙迎上去,接过那个分量不轻的纸箱,里面是张姐发动邻居们捐来的旧书刊,花花绿绿的封面,从儿童绘本到《故事会》,再到一些养生杂志,五花八门。
“不辛苦!甜甜,快把棋给婉儿阿姨!”张姐抹了把汗,指挥着女儿。甜甜乖巧地把小袋子递给南宫婉:“婉儿阿姨,这是我和妈妈整理的跳棋和飞行棋!还有几本我小时候看的图画书!”
“谢谢甜甜!真棒!”南宫婉笑着揉了揉甜甜的头,接过袋子。袋子里是几副旧棋,棋子用塑料袋分装着,还有几本边角卷起的图画书,封面上是褪色的卡通人物。东西虽旧,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心意。
“婉儿,今天刘奶奶她们几点到?”张姐一边帮南宫婉把书分门别类地往靠墙的简易书架上放,一边问。
“应该快了,刘奶奶腿脚慢些。”南宫婉话音未落,活动室的门又被推开。刘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进来,她身后还跟着一位同样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爷子——王大爷,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是一副用布包着的象棋。
“婉儿!王大爷听说咱们这儿有地方下棋,非要跟来!”刘奶奶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皱纹都舒展开了。
“欢迎欢迎!王大爷快请坐!”南宫婉连忙搬过一张椅子,放在靠窗光线好些的位置,那里已经摆好了两张旧方桌拼成的“老人活动角”,桌面上铺着干净的旧报纸。
“好好!有地方杀两盘就好!”王大爷乐呵呵地坐下,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副磨得油光发亮的象棋,开始摆棋。
活动室里渐渐热闹起来。甜甜和几个先到的低年级孩子趴在大桌子旁写作业。高年级的李强也来了,依旧沉默寡言,但不再像刺猬,只是闷头写着,偶尔遇到难题,眉头紧锁。南宫婉穿梭其中,轻声解答着简单的数学题,帮甜甜削铅笔,提醒李强坐姿要端正。她动作轻柔,声音温和,像一阵和煦的风。
“陈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只见陈玉梅老师穿着一身整洁的深灰色呢子大衣,围着素色羊毛围巾,鼻梁上架着金丝边眼镜,拄着乌木拐杖,身姿挺拔地走了进来。她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喧闹的活动室瞬间安静了几分。
“陈老师!”南宫婉连忙迎上去,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感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