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贪功秀场(2 / 7)

加入书签

走,联络八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殚精竭虑,才终于促成了今天的阶段性胜利!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再次指向脚下,“但这第一步,是充满希望、迈向光明未来的坚实一步!是不可磨灭的一大步!”

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在山谷中回荡,刻意拔高的声调带着一种虚假的感染力,试图淹没台下村民低低的、压抑的议论和沉重的叹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挤到前排,将话筒强行塞到一位皮肤黝黑如炭、皱纹深深刻进骨头、仿佛被风干了一辈子的枯瘦老农面前:“大爷,路修通了,您高兴吗?能说说您的心情吗?”

老农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和刺眼的话筒吓得手足无措,布满老茧和泥污的双手局促地互相搓着,浑浊的眼睛先是茫然地看了看记者涂着脂粉的脸,又怯怯地瞟了一眼台上红光满面的郑明,嘴唇嗫嚅了半天,干裂的唇纹里渗出血丝,才挤出几个干涩得像砂砾摩擦的字:“通…通了…是好事…是好事…”他下意识地抬起一只沾满黄泥、穿着张了嘴的破旧解放鞋的脚,小心翼翼地、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试探意味,轻轻踩了踩脚下那层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白光的薄薄水泥路面。脚下传来一种异样的、缺乏实感的轻飘和脆弱,薄薄的水泥层下,粗粝的石子轮廓清晰地硌着脚底板,让他心头莫名一紧,仿佛踩在浮冰上。

“咔嚓!”记者的相机精准地捕捉到了郑明恰到好处地俯身、脸上堆满“亲民”笑容、亲切拍着老农枯瘦肩膀的瞬间。旁边,另一位记者正对着摄像机镜头,语速飞快地进行现场报道,声音穿透锣鼓的余音:“…观众朋友们,我们看到,在郑明校长的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卧牛山中断多日的生命线终于重新贯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偏远山区群众的深切关怀,展现了郑明校长情系桑梓、务实担当的崇高精神…”

仪式在一种心照不宣的匆忙中草草收场。郑明立刻被一群乡镇干部和意犹未尽的记者簇拥在中间,如同众星捧月。他笑容可掬,风度翩翩,与几位“重要人物”一一握手、寒暄、互拍肩膀,动作娴熟而充满表演性。

“郑校长真是心系百姓,雷厉风行啊!卧牛山能有您这样的校长,是乡亲们的福气!”一位腆着肚子、油光满面的乡镇干部紧紧握着郑明的手,满脸堆笑地奉承道,声音洪亮得盖过了山风。

“张主任过奖了,”郑明谦逊地摆摆手,笑容依旧完美无瑕,不着痕迹地抽回手,**(心理活动:***场面话,都是场面话。不过…这感觉真不错。***)**“都是分内之事,职责所在嘛。乡亲们的疾苦,就是我郑明心头的刺,不拔掉,寝食难安啊!”他抚着胸口,表情真挚。

一位满脸汗水、衣衫被汗水浸透的村民挤过来,端着一碗刚从深井里打上来的、还飘着丝丝凉气的浑浊山泉水,怯生生地想递给郑明:“郑校长,喝口水吧,天热…您辛苦了…”

“谢谢,谢谢老乡!”郑明瞥了一眼那粗瓷碗边缘深色的茶垢和碗里漂浮的细微草屑枯叶,胃里一阵轻微的不适翻涌。他脸上笑容不减分毫,却不着痕迹地侧身避开递来的碗,同时迅速掏出一方雪白如新的真丝手帕,在光洁的额角象征性地轻轻按了按,仿佛那里真有汗珠需要擦拭。“心意领了,心意领了!你们受苦了,快自己喝吧,别管我!”

趁着众人注意力被几个围着记者七嘴八舌询问“何时全线贯通”的村民分散,郑明脚步轻快而目标明确地走向他那辆停在稍远处树荫下、崭新锃亮的黑色轿车。车身光洁如镜,映着刺目的阳光,与周遭飞扬的尘土、破败的景象形成天堂地狱般的对比。司机早已训练有素地拉开后车门,躬身垂手侍立。郑明敏捷地弯腰钻进凉爽宜人、弥漫着淡淡皮革香氛的车厢,车门“砰”地一声沉闷关上,瞬间将外面灼热的阳光、呛人的尘土、嘈杂的人声、锣鼓的余音以及那些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