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社区剧团的诞生(1 / 2)

加入书签

八月的热浪席卷了整个城市,连知了的叫声都显得有气无力。

陆子昂正在图书馆的清凉阅读角给孩子们讲故事,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

推开窗,他看见老周和王大妈正在树荫下比划划地说着什么,旁边围着一群看热闹的邻居。

\"这是在排练新节目?\"陆子昂探出头问道。

老周擦着满头的汗,兴奋地招手:\"快来!我们正要成立社区剧团,就差你这个专业人士了!\"

原来,在昨晚的纳凉会上,几个年轻人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老周灵机一动,提议正式成立一个社区剧团,没想到一呼百应。

\"咱们小区能人这么多,不搞剧团太可惜了。\"王大妈说得眉飞色舞,\"我会扭秧歌,李大爷会快板,小杨老师会弹钢琴,连煎饼摊的老赵都能来段单口相声!\"

陆子昂本想推辞,但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行是行,\"他无奈地笑道,\"

不过得约法三章:第一不参加商业演出,第二不耽误正常工作,第三...得让我先看看咱们的'演员阵容'。\"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

第二天晚上,活动室里挤满了前来\"面试\"的居民。场面之热闹,堪比当年的艺考现场。

七岁的妞妞要表演诗朗诵,结果背到一半忘了词,急得直跺脚;

七旬的陈爷爷一套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非要演武侠剧;

最绝的是保安小张,声情并茂地来了段《哈姆雷特》独白,虽然带着浓重方言口音,但情绪饱满得让人动容。

\"人才济济啊。\"老周边记录边感叹,\"就是...风格有点杂。\"

陆子昂强忍笑意,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合适的角色。

让他意外的是,最积极的居然是平时沉默寡言的快递员小李——他主动要求负责道具组,理由是\"每天送货,最懂怎么搬东西\"。

剧团的第一次排练定在周六下午。

原本计划排练经典话剧片段,但很快就偏离了方向——王大妈觉得台词太书面化,非要改成接地气的方言版;

阿杰忙着给演员们量身定制道具服,完全不顾时代背景;

孩子们则在排练间隙满场疯跑,把严肃的悲剧排成了喜剧。

\"停!\"陆子昂终于忍不住喊了卡,\"咱们先确定要排什么戏吧。\"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决定原创一个发生在小区里的故事。

素材就取自日常生活中的趣事:邻里之间的误会与和解,老人与孩子的温情互动,甚至连那只总来蹭饭的流浪猫都可以成为角色。

\"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老周对此十分赞同。

创作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真实的生活经历化作生动的剧情。

陆子昂负责整理和润色,很快就完成了剧本初稿。故事围绕着一个总爱多管闲事的退休阿姨展开,通过她的视角展现小区里的人情冷暖。

\"这写的不是我吧?\"王大妈读完剧本,狐疑地问。

众人笑而不语。

排练渐入佳境。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毫无表演经验的邻居们,反而展现出最质朴动人的演技。

快递员小李用纸箱做的道具惟妙惟肖,保安小张的方言台词笑果十足,连孩子们都认真地记着每一个走位。

最让人感动的是陈爷爷。

他在剧中饰演一位独居老人,有一场想念远方儿子的戏。

每次演到这里,他都会真情流露,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这就是生活赋予的演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