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艺术顾问的豆腐渣工程(2 / 3)

加入书签

“不是说结局不好,”

陆子昂努力组织语言,他不懂专业术语,全凭直觉,“就是……嗯……感觉少了点……‘毛边’?

你看啊,现实生活里,就算和好了,一起干活了,也不可能立马就严丝合缝对吧?总得有点小摩擦,小别扭,才显得真。”

他指着屏幕:“比如这里,李大爷觉得太极扇才是正统,张大妈觉得广场舞天下第一,就算决定合作了,肯定还得为谁站c位、用什么背景音乐拌几句嘴,最后可能互相妥协,或者被旁人打个圆场,凑合着来。

这才是生活嘛,哪有那么光滑无瑕的。”

王导眼睛慢慢亮了:“有道理!

继续说!”

被这么一鼓励,陆子昂也放开了,反正就是瞎聊:“还有最后那个汇演的镜头,拍得太完美了,灯光、机位、群众反应,跟春晚似的。

其实这种社区汇演,大概率是音响有点杂音,灯光忽明忽暗,台下小孩乱跑,台上有人跳错动作自己先笑场……但这种乱糟糟的热闹,反而更打动人吧?”

他越说越顺,完全没注意到周围几个后期和副导演也围了过来,听得若有所思。

“还有配乐,”

陆子昂点了一句,“这里用的弦乐太饱满了,换个有点年代感、音质稍微糙一点的老歌收音机效果,或者干脆就用现场收音,带点杂音,会不会更好?”

王导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来回踱步:“对啊!

太对了!

要的就是这种‘豆腐渣’一样的真实感!

不能做成光滑的假瓷器!

子昂!

你真是我的福星!”

他立刻招呼团队:“听到没!

赶紧的!

把后面三场戏按陆老师说的思路调整!

加点毛边!

做点‘破坏’!

让它看起来没那么完美!”

团队立刻忙碌起来。

陆子昂有点懵:“我就随口一说……”

“你这随口一说,价值千金!”

王导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等着看成品!

绝对脱胎换骨!”

几天后,王导把修改后的版本给了陆子昂一份。

陆子昂在自己房间用平板电脑看的。

果然,结尾部分加入了老人们为细节争执、互相瞪眼又无奈妥协的小片段,汇演的镜头也处理得更生活化,甚至能看到台下豆豆(被拉去当小群众演员)在打哈欠。

配乐也换成了更有年代感的磁带效果。

整体观感……更糙了,但也更活了,更鲜活了。

那种市井的、温暖的、带着点鸡毛蒜皮却无比真实的气息扑面而来。

陆子昂看着屏幕上老人们最终略显笨拙却又无比认真的表演,忍不住笑了笑。

好像……是顺眼多了。

他关掉视频,没给王导反馈,觉得没必要。

反正他就说了两句,听不听是人家的事。

《广场风云》如期上映,口碑爆了。

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评人,都对影片那种“精准的真实感”

和“于细微处见真章”

的幽默与温情赞不绝口。

不少影评特别提到了影片的结尾处理:

“没有强行升华,没有刻意煽情,那种略带毛糙的真实感,恰恰成为了影片最动人的注脚。”

“艺术顾问‘闲人陆某’功不可没,对市井生活的把握妙到毫巅。”

“据说结尾的灵感来自一位隐退的圈内高人,寥寥数语点石成金。”

王导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闲人陆某”

是谁,他笑得高深莫测:“是一位真正懂得生活的大艺术家,现在处于半归隐状态,我也很难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