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授意(3 / 6)

加入书签

正元,高季辅等人,不是谏义大夫就是御史,都是朝中的言官。

    孙伏伽是魏征的半个老乡,河北人,以前在万年县任法曹参军,李破在万年县驻足之时见了一面,觉得其才识过人,入长安之后晋其为刑部主簿,年初时又入中书为右谏义大夫。

    此时这人正在为科举选材奔走,是重开科举之议的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这显然和其人的出身有关,不是世族中人,对科举制度自然是持着热情拥抱的态度。

    高士廉是洛阳世族的代表人物,出身渤海高氏,萧铣降人,降唐之后便留在长安,与孙伏伽等人同为中书言官。

    他的关注点和孙伏伽不一样,现在正积极参与到修订唐典的事情当中。

    牛行远,高季辅等人则在御史台任职,这才是正经的朝廷言官,其他事务都是他们的副业,弹劾百官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而且不会为三省高官所左右。

    这些人都有着纠察百官,肃正纲纪的职责,如果能一同上书言事的话,即便三省高官也不得不重视。

    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言官意见一致,不是大势所趋,就是有人授意,不然就说明朝中的政治架构出了问题。

    这句话出口,魏征便再不敢犹豫,脑筋立马全速运转了起来,“此事看似不大,却与天下读书人息息相关,不能不慎。

    臣以为当先在小处着手,不如使人定制奏章范本,再录入唐律之中,若反对之声不大,再以国子,书院等处试行,到时读书之人自会予以品评。

    之外……”

    这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