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忠告(2 / 4)
。
说起来晋阳王氏现在的名望并不算小,扬州总管王泽,并州总管王庆,左御卫大将军王智辩,太原太守王禄等都是正经的王氏中人。
王通虽殁,却是真正的文坛大宗,佳号文中子,为天下文人所敬,更是前隋时期兴儒复礼学派的中流砥柱般的人物。
他所著的续书,续诗,元经,赞易,礼经,乐论等,都可以说是儒家经义的瑰宝之作,可惜的是在隋末战乱中多有失传。
后来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等人仿照孔子门人,著文中子说一书,记其与弟子问答,成书之后送交长安藏于观文殿中,后转长安书院。
王通在当世文坛地位之尊崇由此可见一斑,后人更将其列入诸子百家之五子之一,也肯定了其对儒学之贡献。
王通的弟弟王绩也了不得,虽然嗜酒如命,但其人在诗赋之上的造诣已渐渐得到文人们的认可,他所做的山水田园诗,格式严谨,韵律悠扬,有鸾凤群飞,忽逢野鹿之趣美。
如今他重回长安,领门下待诏之职,其实不涉俗务,主要业务就是蹭酒喝,待着没事了便去秘书监和温彦弘等人一起修订隋史。
以上都乃王氏中人,或有大名流传于世,或位高权重,当世大阀能有这般声势的并不多见,他们也变相的再次坐实了晋阳王氏天下名门,衣冠之族的名声。
可尴尬的地方在于,这些人纷纷自立门户,对晋阳主枝的不满溢于言表。
比如说王氏相继邀请太原太守王禄,并州总管王庆回到主宅居停,都被他们毫不犹豫的先后拒绝。
给王丛治丧也很不尽心,像王泽,王智辩,王绩等人根本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