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华山重立(1 / 3)
在温羽凡奔赴纽约时,华夏腹地的华山之巅,正迎来一场沉寂二十余年的变局。
残雪尚未褪尽的华山山道上,一道灰袍身影踏着晨雾缓步前行,正是刚从京城桥洞脱困半年的剑圣慕容逸尘。
他鬓角的霜色比崖顶积雪更甚,腰间却重新悬上了那柄蒙尘多年的青霄剑,剑鞘上的铜锈被细细打磨过,在晨光里泛着沉敛的光。
“二师兄,师弟回来了。”
站在早已坍塌大半的华山山门处,慕容逸尘抬手抚过断墙上斑驳的剑痕——那是二十多年前白虎部队炮火留下的印记。
彼时他被武尊以十八道镇魂钉锁在京城桥洞,师门为救他,率全派弟子与官方决裂,甚至硬撼特种部队的重型武器。
最后掌教二师兄为掩护残余弟子撤退,身中数弹仍死守山门,直至手中长剑被炮火炸断,尸身与断剑一同埋在乱石之下。
那场血战过后,华山派树倒猢狲散,死的死,逃的逃,曾经香火鼎盛的道教名山,成了武道江湖不敢触碰的禁地。
慕容逸尘闭目伫立良久,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酒葫芦晃动声。
“老十三,磨蹭什么?山门还得靠咱们这群老骨头搭起来。”
酒鬼黄汤踩着碎石快步上前,花白的头用根麻绳随意束着。
自慕容逸尘解困后,他便和闲云居士一直照顾着他。
闲云居士跟在后面,道袍下摆扫过丛生的野草,手里还提着个药箱,里面装着为慕容逸尘调理旧伤的草药:“当年咱们师兄弟十三人,如今能聚齐的,也就剩下咱们几个了。”
这话让慕容逸尘喉间紧。
他清楚记得,当年师门十三师兄弟,大师兄、八师兄、九师兄早逝与江湖,二师兄战死山门,五师兄、六师兄、十师兄、十一师兄在突围时被白虎部队围剿身亡,只剩三师兄闲云居士、四师兄聂承远、七师兄黄汤和他这个最小的十三师弟活了下来。
华山覆灭后,闲云居士带着黄汤躲进觥山深处,一个开药庐避世,一个靠喝酒麻痹伤痛;
而四师兄聂承远,则带着年幼的儿子聂文回了瓯江城,用金针封了全身内劲,在老巷里开了家“济世堂”
,二十多年来连脉都极少替江湖人诊,生怕暴露华山弟子的身份。
“三师兄、七师兄,”
慕容逸尘转身时,青霄剑在鞘中轻轻嗡鸣,“当年若不是我冲动卷入权贵纷争,也不会连累师门……”
“都过去了。”
闲云居士抬手打断他,指尖捻着道袍上的褶皱,那褶皱里还残留着觥山药庐的艾草香,“二师兄临终前说,华山弟子,从来不怕为道义赴死,怕的是没人记得为何而死。”
他目光扫过残破的“华山派”
石匾,那石匾被炮火炸成两半,此刻正斜倚在断墙边:“如今华夏武道再兴,咱们这群老东西,总不能让二师兄他们的血白流。”
话音未落,山道下方传来一阵车轮碾过碎石的轻响。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辆旧面包车停在山道拐角,车身上还印着“济世堂”
的褪色字样。
车门打开,聂大夫穿着那件洗得白的青布褂子走下来,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木箱,他儿子聂文则小心翼翼地扶着父亲。
“老三、老七,还有十三弟。”
聂大夫走到三人面前,将木箱放在地上,箱盖打开的瞬间,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金针,针尾铜珠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当年封了修为,是怕给妻儿惹祸;如今听说要重建华山,这金针,也该拔了。”
他抬手按住自己的百会穴,指尖微动,三枚细长的金针突然从太阳穴旁弹出,落在掌心时还带着淡淡的血气——那是封了二十多年的内劲,此刻终于重新在经脉里流转,虽不如巅峰时浑厚,却带着穿透岁月的韧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