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臣不敢妄自揣测(1 / 2)
御书房内。
皇帝在瞧着孟绍元出现时,很快就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邵元,如今二皇子选妃,你也求了些时日了,有没有看出来什么门道?”
孟绍元目光落在了皇帝的身上,心底里却咯噔了一下,脸上带着几分憨笑,挠了挠头道:“陛下,您这不是为难我嘛......我这眼睛,又没往那些姑娘身上看,哪里能看出什么门道来?我只知道,二殿下的眼光应该不错。”
皇帝掀了掀眼皮,目光落在了他脸上一瞥,嘴角便涌起了一抹熟悉的笑,那笑容里带着洞察一切的穿透力,仿佛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去。
“绍元,你如今倒是会跟朕装傻充愣了?你那点小心思朕还能不知道?”
“你恐怕早就已经看出来,憋着不说罢了。”
孟绍元的心思被道破,如今也不慌张,他脸上的笑意越发明显,声音里带着讨好:“陛下圣明我这点微末道行在您面前就是那萤火虫想跟日月争光,实在是自不量力。明察秋毫,二殿下那点心思定然早就在您心中过了明路,臣,臣这不是不敢妄自揣测天家心意嘛?”
这个马屁拍的又响又亮,不着痕迹。
皇帝显然很是受用,笑骂了一句:“滑头!你老实跟朕说说,朕也想要听听你是怎么个想法?”
孟绍元思考片刻,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您既然早已洞若观火,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呢?二,殿下这选妃的名册确实透着不寻常。”
陛下收敛了笑意,目光落在孟绍元的身上:“处置?朕为何要处置?”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的在光滑的紫檀木桌上停顿:“老二他递上来的这份名册,你我都看到了,避开了所有手握实权的权贵之门,一个不沾。”
“选的尽是些翰林修编,国子监监酒,都察院御史,这类清流言官家的女儿,这些人家官位不高,实权不重,有的甚至堪称清贫,但个个都是读书种子,门风清正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
皇帝扯了扯嘴角:“二皇子这是在告诉朕,也在告诉满朝文武,他不打算,至少眼下不打算去走那条依仗外戚,结交权臣的路子。”
“他不求势,转而却求名。”
皇帝的这番话,孟绍元听得心头发紧,他也确实看出了这点不寻常,却远没有皇帝剖析的这般透彻。
“这条路,可不好走啊。”
皇帝轻轻叹息一声,那叹息里并无多少惋惜,反倒像是某种考验前的评语:“清流之辈,最重名声节气,也最难驾驭,与他们绑在一起固然能赚得清誉,获得仕林的支持,可关键时候未必顶用,而且言官们的嘴和笔是双刃剑,他们能为你歌功颂德,也能让你身败名裂。”
“老二选择他们等于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他日后行事必须更加谨言慎行,不能有丝毫行差踏错。”
孟绍元笑了笑,皇帝瞥了他一眼:“这种高明的自保之道更是一种无声的宣言。”
皇帝站起身:“老二这是因为我猜忌他外祖父,所以才会反其道而行,主动斩断可能形成的强大外戚势力象征,表明他无意至少短期内不会去争那储君之位的。”
“他如今求的是期望,是天下读书人的心。”
孟绍元沉默不语,背上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这天家父子,兄弟之间的博弈,一步一步都暗藏凶险。
“陛下圣明,我竟没想到这一层,二殿下此举实难以进为退,深谋远虑啊。”
皇帝停下脚步,站在窗前,背影在逆光中显得有些模糊:“他是否深谋远虑,现在还言之过早,选了这条路就要有走这条路的觉醒跟能耐,清流的支持,不是那么好拿的,他们眼睛雪亮,心里有自己的尺子,老二必须真的做到言行合一,克己复礼,勤勉正式才能赢得他们真心的拥戴,否则只会被反噬,沦为笑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