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凉州牧 第849章 滇池城(2 / 6)
nbsp;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椎髻纹面的哀牢人(傣族先民),他们带来的孔雀翎、犀牛皮在阳光下泛着异彩。
南蛮少女蹲在竹席前,向汉商展示她腰间悬挂的九个铜铃——这是当地婚俗中的聘礼信物。
滇池岸边的干栏式建筑里,僰人(白族先民)正在修补渔船。
他们用龙舌兰纤维编织渔网,孩童们光着屁股从船板跳入水中,惊起群群鸥鹭。
有位白发老妪用古滇语哼唱着渔歌,歌词里混着"滇王尝羌"的传说。
午后。
盐市街飘着咸腥味。
来自味县(今曲靖)的井盐被压成虎形盐块,与益州郡特产的"滇椒"(花椒古称)堆在一处交易。
梳"天菩萨"发型的邛都夷(纳西族先民)正用石臼捣碎盐块,他们相信这样能释放盐里的山神之力。
冶铁作坊里火星四溅。
工匠们正忙着铸造前两天南蛮定制要用作熬煮盐水的铁锅。
日头西斜时,各族百姓神奇地汇聚在滇池畔。
汉人老者在柳树下摆开"六博"棋局,彝族青年围着火堆跳起"跌脚舞",而几个袒露上身的闽濮人(布朗族先民)正往竹筒里装入菌子与鸡肉——他们在准备"筒子饭"夜市。
突然一阵铜鼓声从官道传来。
益州郡守的仪仗经过,队伍中有十余名被驯服的"象兵",象背上架着蜀锦装饰的凉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