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12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丶军事家丶战略家[251]丶发明家丶文学家。     [160]    &n">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12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丶军事家丶战略家[251]丶发明家丶文学家。     [160]    &n">

第853章 【休息】(1 / 4)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12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丶军事家丶战略家[251]丶发明家丶文学家。

    [160]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後,诸葛亮躬耕於南阳。

    [1-4]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丶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丶益州之地,与孙权丶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伐吴於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於永安托孤於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终因积劳成疾,於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5]。

    後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称。

    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6]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n